37.泪囊炎
37.泪囊炎
泪囊炎是泪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感染性炎症。分为急性泪囊炎和慢性泪囊炎两种,以慢性最常见,急性泪囊炎常是慢性泪囊炎的急性发作,是由于毒力强的细菌如链球菌或混合肺炎链球菌等感染所致,可以无泪溢史而突然发生。患泪囊炎的人如果长时间患沙眼、慢性结膜炎或慢性鼻炎,就会累及鼻泪管黏膜,造成鼻泪管阻塞。泪液积聚于泪囊中,眼泪就会不断流出。如被冷风一吹,泪腺分泌增多,流泪也会更多。
护理小贴士
(一)日常照护
1.饮食护理
多吃水果,禁酒戒烟,不饮浓茶、咖啡,禁食辛辣上火和不易消化的食物,适宜清淡饮食。
2.注意眼部卫生,注意不用脏手揉眼睛,勤剪指甲,饭前便后洗手,接触钱物后要洗手。
3.泪囊手术护理
(1)术前护理
①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眼药水。
②遵医嘱使用鼻黏膜收缩剂,充分收缩鼻黏膜,减少术中出血。
③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减轻焦虑、恐惧感。
(2)术后护理
①患者取平卧位或健侧卧位休息。
②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保持大小便通畅,注意饮食卫生,给予温凉半流质或软食。
③术后观察敷料有无渗液渗血,绷带有无松脱,患者有无疼痛不适。
④常修剪指甲,避免揉眼睛,造成细菌感染,点药前洗手。
⑤安静休息,保持眼周围清洁。
(3)出院指导
①定期复查,遵医嘱行泪道冲洗。
②掌握正确的擤鼻方法,应堵塞一侧前鼻孔,慢慢轻轻地擤另一侧鼻涕。
③生活规律,充分休息,避免烟酒及刺激性食物。
④出现其他不适情况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二)对症护理
1.眼分泌物过多的护理
(1)及时清除眼分泌物,保持眼部清洁:用消毒棉球在温开水或淡盐水中浸湿,并将多余的水分挤掉(以不往下滴水为宜)。如果睫毛上粘着较多分泌物时,可用消毒棉球先湿敷一会儿,再换湿棉球从眼内侧向眼外侧轻轻擦拭。
(2)清洁工具应选用消毒过的纱布或棉棒,且使用次数以一次为限。
(3)应避免在眼睛四周重复擦拭,以免眼部细菌感染。
(4)脓肿形成后,切忌挤压,尽量保持泪囊壁完整,以备炎症消除可行泪囊鼻腔吻合术。
2.泪囊部皮肤潮红、糜烂,慢性湿疹的护理
(1)要重视慢性泪囊炎对眼球构成的潜在威胁,特别是在施行内眼手术前,必须给予治疗,避免引起眼内化脓性感染。
(2)保持局部清洁,及时清理眼分泌物。
(3)一般局部用2%硼酸溶液湿敷,口服抗过敏药物如息斯敏、苯海拉明等。
(4)出现瘙痒时不要用手抓。
症状勤观察
1.急性泪囊炎
(1)发病急,观察患眼充血、流泪、脓性分泌物情况。
(2)泪囊部红、肿、热、痛明显,常波及眼睑和颜面部。
(3)观察眼睑、结膜情况,可出现眼睑肿胀,结膜充血、水肿,颌下及耳前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全身可有发热、不适症状。
(4)注意是否形成脓肿,破溃排出脓液后炎症减轻,有时形成瘘管。
(5)加强营养,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或感染未控制者,可演变为眼睑眶隔前蜂窝织炎、眶蜂窝织炎或脓肿,甚至引起全身脓毒血症导致死亡。
(6)感染也可逆泪道而上,导致角膜、结膜感染或超敏性周边角膜溃疡。
(7)密切观察用药后泪囊部红、肿、热、痛是否减轻,炎症是否得到及时控制。
2.慢性泪囊炎
(1)主要症状为溢泪,观察泪囊部皮肤是否潮红、糜烂,出现慢性湿疹。
(2)挤压泪囊区有黏液或黏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
(3)鼻侧球结膜充血,如泪囊内分泌物长期引流不畅,泪囊可增大形成泪囊黏液囊肿。
(4)泪囊中的致病菌及脓性分泌物反流到结膜可引起结膜炎症,角膜存在损伤的情况下,可导致角膜溃疡,在施行内眼手术前,必须予以治疗,防止引起眼内化脓性感染。
用药小锦囊
1.常用药物
全身使用足量抗生素控制炎症,局部点抗生素眼药水。
2.常用药物的副作用:产生过敏反应。
3.使用药物的注意事项
(1)应用抗生素严格遵医嘱执行。注意滴眼药顺序依次为抗生素眼药水、眼膏。每种眼药间隔3—5分钟。
(2)做好眼部卫生,遵医嘱用抗生素眼液滴眼,每天6—8次。滴药前洗净双手,剪指甲,先挤压排空泪囊内分泌物再滴药,使药液易于进入泪囊。
(3)药瓶不宜举得过高,防止药水滴入时刺激眼睛。但也不能太低,以防瓶口触及眼睛,以瓶口距眼睛1—2cm为宜。瓶盖应倒立放置,瓶口不能触及其他物品,用后及时盖上,防止污染。
(4)滴药后药水溢出,可用清洁干棉球或干净的面巾纸拭去,避免用不洁物品擦双眼。
心情巧放松
急性泪囊炎早期只要积极控制炎症,就可以预后良好。而慢性泪囊炎对眼部安全是一严重威胁,如角膜感染、葡行性角膜溃疡或眼部贯通伤、内眼手术等均可引起全眼球炎,而致视功能丧失。应告知病人泪囊炎治疗方法多,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治疗上持之以恒,治疗效果也会较好。
就诊有诀窍
1.初诊
(1)眼部出现黄绿色分泌物,可能感染细菌性结膜炎,需就医治疗。
(2)有迎风流泪现象的病人,尽早到医院检查,明确病因。
2.复诊:行泪囊手术的患者应定期复查。
预防早知道
1.急、慢性泪囊炎预防
泪道阻塞或泪道狭窄被认为是造成慢性泪囊炎的基本原因,而泪道阻塞或泪道狭窄的常见原因为眼外部的炎症,如沙眼、睑缘炎、泪小管炎等;解剖学方面因素如鼻泪管的宽度和长度异常、鼻中膈偏曲、下鼻甲肥大、慢性鼻炎等在不同程度上构成了慢性泪囊炎的附加因素。急性泪囊炎,多为慢性泪囊炎的急性发作,也可无溢泪史而突然发生。从如下几个方面预防:
(1)保持眼部清洁卫生,不用脏手或脏毛巾擦眼睛。
(2)及时彻底治疗沙眼、睑缘炎等眼外部炎症。
(3)有鼻中膈偏曲下鼻甲肥大或慢性鼻炎者应尽早治疗。
(4)忌过食辛辣等有刺激性的食物。
(5)保持大便通畅,注意检查有无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等。
2.新生儿泪囊炎预防
新生儿泪囊炎是由鼻泪管堵塞造成的,通常新生儿鼻泪管的出口处都有膜状物封闭,大多数新生儿在产生泪水的同时膜状物就会自动破裂(一般在出生后3—4周),泪道开始畅通,但有少数新生儿封闭的膜状物较厚,或由于鼻泪管部先天性狭窄或鼻中膈畸形,造成泪道阻塞,泪水就潴留在泪囊内,泪道内温度适宜细菌生长繁殖,一旦感染,泪水即变成了脓液。
(1)泪囊区按摩:家长应每天在孩子患眼的鼻梁侧由上向下顺序进,按摩时用拇指紧贴皮肤,将力用于皮下的泪囊区使之由上而下的滑动与按摩。这样的按摩每天可进行2—4次,同时,应配合点用抗生素眼药水(如利福平等),每天3—4次,每次点1—2滴。滴药水前应用棉签将脓液擦拭干净。
(2)如按摩不见效,还可以到医院让眼科医生为孩子反复进行泪管冲洗,如果仍未奏效,则应尽早行泪管探通术,否则有可能引起泪囊周围组织发炎,或形成泪囊瘘,这是一种极不容易彻底治愈的瘘管,还会影响容貌的美观。
(3)不要小儿玩尖锐的玩具,及时修剪指甲,避免刺伤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