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食管腐蚀伤

18.食管腐蚀伤

由于误吞或有意吞服腐蚀剂造成的食管损伤,称为食管腐蚀伤。儿童以误服酸类(如盐酸、硝酸)或碱类(如刷墙壁的氢氧化钠、来苏儿)腐蚀剂为多见。表现为局部疼痛、吞咽困难、恶心呕吐,严重者常在服毒后2—3天内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如昏睡、脱水、高热或休克,甚至死亡。

护理小贴士

(一)日常照护

1.一般护理

(1)衣着护理:衣着应宽松舒适,注意保暖。

(2)饮食护理:服碱类者可先大量饮水稀释,催吐,再服醋、橙汁或柠檬汁等;酸类可先饮水稀释,催吐,再口服牛奶、蛋清、橄榄油或其他食用油等,必要时留置胃管。

(3)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

(4)增加休息时间,两周内须限制下床活动,防止感冒。

2.出院指导

(1)饮食指导

①根据病情服用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②饮食注意营养丰富、易消化,切勿进食过硬、大块及刺激性强的食物。

img19

讲故事

(2)注意口腔卫生,每次进食后注意饮水,达到口腔自洁的目的。注意预防感冒。

(二)对症护理

1.采取舒适卧位,避免下床活动。

2.给予语言安慰,鼓励患儿增强信心战胜疼痛,可采取分散患儿注意力的方法,如观看动画片、讲故事等。

3.稳定患儿情绪,家长可抱着患儿,增强安全感。必要时可给予镇痛药。

4.通过留置胃管注入高热量、高蛋白的流质饮食。妥善固定胃管,避免脱落。

症状勤观察

1.观察患者是否呼吸困难,呼吸困难一般发生在服毒后8—10小时。

2.观察患者有无口咽部、胸骨后或背部疼痛、吞咽困难、恶心呕吐、流口水、呕吐物中带血等现象。

3.注意体温、血压、脉搏的变化,观察患者大便颜色,有无黑便,每天记录量的多少。

4.1个月左右是否再次出现吞咽困难、呕吐等不适。

5.注意有无并发症的出现

(1)全身并发症:

①肾脏损害:观察患者有无少尿、无尿等现象。

②肝脏损害:有无由于凝血酶原的形成发生障碍而出血。

③中枢神经损害:观察患者有无烦躁不安、抽搐、神志不清或昏迷等现象。

(2)局部并发症:

①出血:多发生于服毒后7—10天左右。

②喉腐蚀伤:观察患者有无声嘶、呼吸困难现象。

③食管穿孔:多发生于服毒后24小时内。注意患者有无胸骨后及上腹部已逐渐减轻的疼痛突然加重。

④胃肠并发症:在急性期可发生胃、肠穿孔,慢性期可发生胃瘢痕性挛缩、幽门狭窄。

⑤肺部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

用药小锦囊

1.常用药物

抗生素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等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解痉药如阿托品。

2.常用药物的副作用

出现过敏反应,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出现激动、失眠甚至惊厥,诱发或加重溃疡,导致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慢及儿童生长迟缓等,阿托品引起口干、皮肤发红等不适。

3.使用药物的注意事项

(1)抗生素使用应遵医嘱,不可长时间使用,以免造成机体菌群失调。

(2)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时应晨起顿服,遵医嘱逐渐减量。切不可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以免引起病情复发或恶化。

心情巧放松

多与患者交谈,减少其焦虑、疑问、不合作等问题,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就诊有诀窍

1.初诊

一旦发现患者误服毒物,应立即携带毒物瓶一起立即就诊。

2.复诊

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半年进行复查,尤其注意有无食道狭窄或闭锁。

预防早知道

1.应加强对强酸或碱性等腐蚀剂的存放管理,容器上要有醒目的标记,最好专人保管,上锁存放。妥善保管好洁厕灵、刷墙用氢氧化钠等危险品,置于小孩不能拿到的位置。

2.加强对孩子的看管,避免疏忽大意。教育孩子不要食用食品内干燥剂。教育孩子识别危险物品,陌生食品应仔细看清,不要随便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