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老年性耳聋

23.老年性耳聋

老年性耳聋是听觉器官衰老蜕变,出现双耳对称的缓慢进行性听力减退。老年性耳聋既是生理性的,也是病理性的,发生的年龄与发展速度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受内在机体和外在环境的多种因素的影响。根据病变的不同将老年性耳聋分为4型:即感音性、神经性、血管性、耳蜗传导性或机械性耳聋。老年性耳聋虽属自然现象,本质上说不可逆转,但某些防老措施则有利于它推迟发生和延缓发展。

img23

老年性耳聋

护理小贴士

(一)日常照护

1.衣着护理

衣着要适度,既要避免受风寒,又不要穿戴过厚。天冷时可戴口罩,以减少冷空气的刺激。

2.饮食护理

(1)应指导患者进清淡而富有营养的饮食,如牛奶、鸡蛋、豆类、植物油、绿叶蔬菜及新鲜水果,忌高脂肪饮食。

(2)戒烟酒,多喝茶。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和蛋白质,饮茶宜清淡。避免进食辛辣、煎炸等刺激性太强的食物。

3.环境

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室内温度最好设置在22—24℃,湿度55%—65%。老年人应注意改善周身环境,避开长时间噪音的刺激和震耳欲聋的隆鸣,如机器、鞭炮声等。

4.休息与活动

要生活规律,按时作息,保证充分的睡眠。最好是早睡早起,睡午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对症护理

由于老年人耳聋,不愿意与外界交往,缺乏与人沟通,使人性格变得急躁、孤僻甚至古怪,身心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要加强心理疏导。

1.告诉患者,人体衰老、身体各个器官功能逐渐减退是自然现象,不必过于在意耳聋的存在。

2.如果耳聋发展到一定程度,经相关治疗耳聋没有改善,可考虑配戴助听器。

3.鼓励其多参加有兴趣的活动,以转移其注意力,淡化对耳聋的关注。

4.采用松弛疗法,让患者听舒缓的音乐,缓解紧张的情绪。

症状勤观察

1.注意老年人是否出现有别人说话低声时听不到,但大声时又觉得太吵的现象。

2.听力下降是否伴有眩晕、嗜睡、耳鸣、脾气较偏执等现象。

用药小锦囊

1.常用药物

(1)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药物如西比灵、潘生丁、地巴唑、尼莫地平、丹参等。

(2)营养神经药物如三磷酸腺苷、辅酶A、能量合剂等。

(3)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如维生素A、E及复合B、锌元素等,补充铁剂可以扩张微血管、软化红血球、保证耳部血液供应。

(4)少数病因清楚者则针对病因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应用溶栓剂、高压氧、微波患耳照射。

2.常用药物的副作用

出现胃肠道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夜间兴奋失眠等症状。

3.使用药物的注意事项

(1)用药期间应观察听力是否有改善,耳鸣是否好转。

(2)尽量不使用对听神经有损害的药物,如链霉素、速尿等。

心情巧放松

1.患者常有焦躁不安、恐惧及自卑心理,要多与患者沟通,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2.要让患者了解疾病的诱因及影响疾病的转归与预后的因素,如生气、忧郁、悲伤、疲劳、饮酒、失眠等。

3.若为一侧耳聋,护士可贴近患者健侧耳与其交谈;若为双侧耳聋可借助笔和手势,不厌其烦地与患者进行交流,使其在了解病情的同时对治疗充满信心,保持精神愉快,以提高治疗效果。

就诊有诀窍

老年人一旦发现听力下降,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查明原因后积极采用治疗及康复手段。

预防早知道

1.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性格乐观开朗,争取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保持心理健康,防止衰老。

2.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3.慎用或禁用对听神经有损害的药物。

4.避免接触噪音。

5.按摩耳朵,经常按摩耳廓、捏耳垂,按摩颈后发际两侧凹陷处的风池穴,可促进内耳血液循环。

6.不要随便掏耳朵。

7.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脑动脉硬化的老年人,内耳血运极易发生障碍而引起听力下降,甚至突发耳聋。积极治疗这些疾病,对改善微循环、延缓听力下降非常重要。

8.多听音乐,经常听优美、柔和、动听的音乐,有利于脑神经代谢,促进听觉神经的功能。

9.加强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慢跑、散步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内耳血液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