莼 菜

莼 菜

莼菜为睡莲科莼菜属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物。莼菜原产我国,是我国古代常见的野菜之一,其食用时间可追溯至3000年前,栽培历史也有1500多年。莼菜又名茆(《诗经》),凫葵(《毛诗传》),水葵(陆玑《诗疏》),淳菜、水芹(《齐民要术》),露葵(《颜氏家训》),丝莼(《唐本草》),缺盆草(《经验良方》),马蹄草、锦带(《本草纲目》),马粟草(《现代实用中药》)。据记载,野生莼菜的原产地是灵岩山和洞庭东山,两地都有山池,“旱亦不涸,中有莼菜,吴中以为佳品”。莼菜早在唐代就被列为御膳贡品,每年进贡。直至明代,东山的邹舜五、蔡以宁两人把野生于山池的莼菜移植到苏州太湖,开始了人工种培,于是莼菜又多了个“太湖水菜”的别名。如今,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及西南各地均有出产,杭州的西湖、萧山的湘湖、苏州的太湖、湖北利川市、四川雷波马湖及石柱等地是主要产区,品质也最佳,产品主要用于出口,亚洲其他地区也有分布。

古往今来,莼菜以其独特的风味博得了历代文人雅士的交口赞美,唐代杜甫品尝了莼菜后,留下了“豉化莼丝熟”的佳句。白居易对莼菜念念不忘,直言:“犹有鲈鱼莼菜兴,来春或拟往江东。”苏东坡对莼菜之味美颇有感慨,写道:“后春莼茁活如酥,先社姜芽肥胜肉。”“若问三吴胜事,不唯千里莼羹。”又从另一个侧面赞颂了莼羹的味美。陆游在 《洞庭春色》 中写道:“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羹。”在 《菜羹》中赞道:“青菘绿韭古嘉蔬,莼丝菰白名三吴。”元代戴表元喜欢莼菜脍,在诗中流露:“白盐莼菜脍,红酒稻花鸡。”读了明代李流芳的 《莼菜歌》:“琉璃碗盛碧玉光,五味纷错生馨香。但知脆滑利齿牙,不觉清凉虚口腹。血肉腥臊草木苦,此味超然离品目。”则足以让人馋涎欲滴了。

莼菜株高约1米,地下茎白色,匍匐生长水底泥中;地上茎细长,分枝多,随水位上涨不断伸长,长 50~100 厘米,粗约 0.6 厘米;地上茎的基部着泥处节的两侧,簇生黑色须根,地上茎各节生长在水中不长根;莼菜受大气等环境污染少,容易达到无公害栽培目标。莼菜原产我国东南浅水湖泊,性喜温暖水湿,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适宜的光照强度、澄清水质、肥沃底土等环境条件。莼菜主要根据叶色分类,分为红叶和绿叶两类。一般红叶品种莼菜的适应性较强,较易获得高产,但品质稍次于绿叶品种。也有按花萼颜色分为红萼和绿萼两类。

莼菜的一生包括4个生长阶段,即萌芽期、旺盛生长期、缓慢生长期、越冬期。清明前后,当土壤温度上升到 13 ℃以上时,在水底休眠过冬的地下茎便开始萌芽生长,这时就可以采摘嫩叶。据《苏州府诗》 记载,四月时的莼菜叫“雉尾莼”,最肥美;到五六月,茎已长得像古代妇人头上插的钗股,它的长短随水位深浅而定,这时便叫“丝莼”了;立夏以后,直到霜降为止,莼菜进入旺盛的生长阶段,可以大茎采收。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莼,从纯,纯乃丝名,其茎似之,故也。”

1.营养成分

莼菜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多种氨基酸。蛋白质总量为干质量的31.2%,鲜质量的0.76%。主要的氨基酸有苏氨酸(0.94%)、缬氨酸(1.72%)、甲硫氨酸(0.43%)、异亮氨酸(0.82%)、亮氨酸(1.55%)、酪氨酸(0.73%)、苯丙氨酸(1.52%)、组氨酸(0.88%)、赖氨酸(1.14%)、精氨酸(1.12%),而组氨酸和精氨酸是儿童身体需要的特有氨基酸种类。莼菜还含有多种元素,其中锌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也是人体内多种酶的组成元素,参与机体内的各种新陈代谢,被誉为生命元素。

莼菜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而且可以入药。中医认为:莼菜性寒、味甘,具有清热、利水、补血、润肺、健胃、止泻、消肿、解毒等功效。可治热痢、黄疸、痈肿、疔疮等症。莼菜富含多糖,其体内多糖主要存在于茎叶表面的透明黏液质中。莼菜总糖含量为39.9%(干物质),尤以酸性多糖含量最高。莼菜叶背分泌的“琼脂”胶质,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和丝氨酸,具有保健美容的功能,可抗皮肤皱纹,增强皮肤弹性,延缓皮肤衰老。

2.莼菜的食用方法

我国食用莼菜有着悠久的历史,除用来烧汤外,还与鱼食做成“莼羹”。据《齐民要术》所记,莼羹的做法是:“羹一斗,用水一升,多则加之,益羹洁隽甜美,下菜、豉、盐,悉不得搅,搅得鱼莼碎,令羹浊而不能好。”《食经》说得更具体:“鲤鱼冷水入莼,白鱼冷水入莼,沸入鱼与盐豉。”这种用鱼做“莼羹”的风尚大概一直延续到宋代。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对“莼羹”相当欢喜,他在《山中诗》中写有“赖有莼风堪斫脍”之句。随着时代的前进,“莼羹”的内容也不断推陈出新。如《中国名菜精粹》一书中记有:现在“杭州地区盛行用莼菜、鸡丝、鸡汤和鱼圆制作西湖莼菜汤、莼菜鱼羹……”20世纪30年代,随着上海的杭州知味观(杭州的名菜馆)的出现,西湖莼菜汤亦闻名上海滩。

如今,莼菜的烹调大致上可分为鱼羹、肉汤、素食三大类。鱼羹以鲫鱼、鲈鱼、黑鱼、白鱼做羹最为有名,苏州还有用黄颡鱼做鱼羹,其法特殊。肉汤可用家禽、火腿、猪排骨煨汤,其中以用嫩鸡丝、火腿丝做成的鸡汁莼菜汤最为有名,又叫“鸡丝莼菜汤”,色香味俱佳。素食则以豆腐、面筋、腐竹、素鸡、蘑菇等配以调料制成,名为西湖莼菜汤、三丝莼菜汤,也颇负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