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1] 朱德蔚.中国作物及其野生近源植物·蔬菜作物卷(上卷)/前言[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主编.中国蔬菜品种志(上卷)/前言[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 张振贤.蔬菜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4] 王化.上海蔬菜种类及栽培技术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5] 陈龙英,董玉光,杨瑞云,等.上海市主要蔬菜种类研究[J].上海农业学报,2006,22(1):14~19.
[6] 陈龙英,董玉光,杨瑞云,等.上海市主要蔬菜种类研究(续)[J].上海农业学报,2006,22(2):36~42.
[7] 杨瑞云.上海市蔬菜资源品种资源(一)[J].上海农业学报,1997,13(1):54~62.
[8] 杨瑞云,查丁石.上海市蔬菜资源品种资源(二)[J].上海农业学报,1998,14(3):76~80.
[9] 杨瑞云,查丁石.上海市蔬菜资源品种资源(三)[J].上海农业学报,1998,14(4):56~62.
[10] 王化.上海地区蔬菜种类发展与演变历史的初步考证[J].中国蔬菜,1995(6):30~32.
[11] 刘海元.全国名优特产蔬菜一览表[J].河北农业,2001(10).
[12] 姜淑敏.朝鲜蓟[J].蔬菜,1994(04):41~42.
[13] 陈银华,楼坚锋,龙萍,等.上海农作物品种资源综述[J].种子,2010,29(5):51~55.
[14] 任虹,张亦飞.蔬菜功效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15] 赵霖,鲍善芬.蔬菜营养健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16] 张和义,李苏迎.蔬菜营养与健康[M].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17] 田大方,李成卫,蔬菜养生事典[M].北京: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2013.
[18] 张雪亮.五色蔬菜与养生[M].北京:求真出版社,2010.
[19] 中国蔬菜生产的历史演变[J].中国蔬菜,1990(1):44~50.
[20] 罗丽.中国古代农事诗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
[21] 胡颖峰.农业文明与中国古典诗词的蔬菜书写[J].农业考古,2012(4):130~134.
[22] 刘民健.中国古代蔬菜诗词选注[M].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23] 余红芳.田园情结与田园情殇[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0(2):227~230.
[24] 姜娜.东晋隐士千古诗豪[J].学周刊,2015(16):229.
[25] 曾雄生.史学视野中的蔬菜与中国人的生活[J].古今农业,2011(3):51~62.
[26] 李蓉.魏晋南北朝隐士田园文化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27] 陈正君.理性的田园[J].深圳教育学院学报,2000(2):41~44.
[28] 王婷婷.基于田园情结的城市居住区农业活动研究[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29] 杨恩庶.开展社区蔬菜技术服务拓展蔬菜休闲功能[J].蔬菜,2014(1):69~71.
[30] 雷晨.《诗经》植物意境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2.
[31] 石润宏,唐诗植物意象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32] 冯旖旎.《全宋词》植物意象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1.
[33] 李渔.闲情偶寄[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4] 金丹元.禅意与中国士大夫的文化心态[J].上海文学,1990(7):74~80.
[35] 廖晓明.安顿此心红尘深处的清凉禅意[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
[36] 中国农业科学院, 蔬菜花卉研究所.中国蔬菜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37] 于广建.蔬菜栽培[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38] 余善鸣.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生产的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9] 赵克强等.有机食品的标准、认证与质量管理[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
[40] 刘连馥.绿色食品导论[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8.
[41] 郭世荣.无土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42] 蒋卫杰等.蔬菜无土栽培新技术(修订版)[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
[43] 杨其长,张成波.植物工厂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4] 高丽红,郭世荣.现代设施园艺与蔬菜科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45] 丁小蕾.《齐民要术》中的蔬菜科技述评[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9~93.
[46] 叶静渊.中国蔬菜栽培学/栽培史部分校勘记[J].中国农史,1990,2:90~102.
[47] 朱绍新.我国保护地蔬菜栽培历史考证[J].农业经济,1997,7:37~38.
[48] 张平真.我国古代蔬菜保护地栽培考述[J].中国蔬菜,2011,3:22~27.
[49] 彭世奖.我国古代蔬菜生产的特殊技艺[J].中国农史,1989,2:53~63.
[50] 胡驰.中国蔬菜栽培简史[J].农业科技,2012,4:93.
[51] 郭文韬.中西耕作制度发展史的比较研究[J].古今农业,1994,3:4~10.
[52] 王化.中国蔬菜无土栽培发展历史的初步探讨[J].上海蔬菜,1997,1:11~12.
[53] 蒋名川.我国古代蔬菜栽培的光辉历史[J].中国蔬菜,1981,2:51~54.
[54] 陆子豪.中国蔬菜生产的历史演变[J].中国蔬菜,1990,1:44~50.
[55] 李东坡,武志杰,陈利军,等.现代农业与新型农业类型与模式特点[J].生态学杂志,2006,25(6):686~691.
[56] 马世铭,J.Sauerborn.世界有机农业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发展动态[J].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0):1510~1516.
[57] 尚洁澄.生物动力学/一篇精短的面向实践的介绍[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9,5:19~22.
[58] 雪利·威尔德福尔.生物动力农业[J].四川农业科技,2008,3:59.
[59] 安佰果,房祥国,魏玉荣.山东省日照市生物动力农业初探[J].北京农业,2013,8:5.
[60] 胡伟和.德国生物动力农场、华德福学校参观记[J].环境与生活,2011,2:28~31.
[61] 犀文图书,蔬菜营养方案[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62] 赵生.吃蔬菜的学问[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63] 张志华.蔬菜中的灵丹妙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64] 顾智章,陈瑛.蔬菜的食疗[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65] 尹守恒,刘宏敏.韭菜[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66] 魏克武.韭菜[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67] 李振琼.药用蔬菜——韭菜[J].家庭医药,2005(5):54.
[68] 杨恩升.韭菜的药用价值[J].营养应用,2012(5):33.
[69] 赵叶.韭菜的食疗[J].东方食疗与保健,2007(2):71.
[70] 胡献国.春日韭菜赛人参[J].中国果菜,2015(3):8~9.
[71] 刘华杰.美味野菜薤白[J].科技潮,2009(5):42.
[72] 文慧玲,汪冶.浅谈百合科植物薤Allium chinensis 的开发和利用[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12):44.
[73] 汪冶,文惠玲.薤白的本草考证[J].中国中药杂志,1991,16(7):389.
[74] 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75] 陕西客,陈科.薤菜不能承受之轻[J].中学生百科,2009(30):10~11.
[76] 陈苍林,厦门藠头[J].江苏调味副食品,2005,22(4):40~41.
[77] 奇云,佳蔬良药话蕨菜[J].中国食品,1990(4):8.
[78] 董得红.高原佳肴话蕨菜[J].中国土族,2011(4):41~42.
[79] 方利娟,苏仕林.蕨菜的价值及其开发利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9(15):121,127.
[80] 何锋杰.夏日话苋菜[J].湖南农业,1998(7):14.
[81] 张玉祥.清新名目话苋菜[J].服务科技,2001(6):42.
[82] 于淑玲.药食保健野菜——苋菜的开发利用[J].资源与环境,2010,26(2):141~142.
[83] 刘频.菠菜的进化史(外一首)[J].广西文学.2011,3:62.
[84] 李振琼.药用蔬菜——菠菜[J].家庭医生.2005,3:56~57.
[85] 吴舟.荠菜的民族植物学[J].植物资源与环境.1998,7(3):49~53.
[86] 阮海星,俞红,殷忠,等.茼蒿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8,25(3):38~43.
[87] 胡锦瑶,孙丹蕾,贾小怀,等.茼蒿的养生价值浅谈[J].安徽农业科学,2014,43(3):709~710.
[88] 万春鹏,刘琼,张新龙,等.药食两用植物茼蒿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现代食品科技,2014,30(10):282~288.
[89] 沈啸梅,叶瑞宝.苏州水生蔬菜史略[J].中国农业,1982:72~73.
[90] 舒迎澜.莲的栽培史略[J].中国农业,1988:89~95.
[91] 舒迎澜.古代莲的品种演变[J].古今农史,1990,1:32~37.
[92] 曹蓓蓓,丁晓蕾.中国古代莲藕栽培起源概说[J].绿色科技,2015,12:129~131.
[93] 张福平,陈蔚辉,黄泽虹,等.莲藕的营养保健功能[J].中国果菜,2002,6:17.
[94] 叶静渊.我国根菜类栽培史略[J].古今农业,1995,3:45~50.
[95] 叶静渊.我国根菜类栽培史略(续)[J],古今农业,1995,4:48~52.
[96] 陈宝刚,鲁建斌,梁玉芹.萝卜育种研究进展[J].河北农业科学,2012,16(1):65~68.
[97] 修之.人文历史萝卜情[J].中国保健营养,2012,3:17.
[98] 马兴华.如皋白萝卜[J],上海蔬菜,1997,1:19~20.
[99] 叶静渊.我国茄果类蔬菜引种栽培史略[J].中国农史,1983:39~40.
[100] 张洪文.药食兼用话茄子[J].吉林农业,1994,11:17.
[101] 舒迎澜.主要豆荚类蔬菜栽培史[J],古今农业,1994,4:35~42.
[102] 曹蓓蓓,丁晓蕾.明代以来域外豆类蔬菜在陕西的引种与传播[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7(2):73~80.
[103] 陈一舞,林黎奋.豇豆属的分类历史与现状[J].中国种业,1992,4:17~20.
[104] 张丽彤,张欣.豆类作物的营养分析与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15,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