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 瓜

冬 瓜

冬瓜,别名枕瓜、白瓜、水芝、地芝。成熟时瓜皮上蒙有一层粉末白霜,颇像冬天的寒霜,再加上瓜肉是白色的,所以称冬瓜。关于冬瓜之名,传说为神农爱民如子,培育了“四方瓜”,即东瓜、南瓜、西瓜、北瓜,并命令它们各奔所封的地方安心落户,造福于民。结果,南、西、北瓜各自都到受封的地方去了,唯有东瓜不服从分配,说东方海风大,生活不习惯。神农只好让它换个地方,西方它嫌沙多,北方它怕冷,南方它惧热,最后还是去了东方。神农氏看到冬瓜回心转意了,便高兴地说:“东瓜,东瓜,东方为家。”东瓜立即答道:“是冬瓜不是东瓜,处处都是我的家。”神农氏说:“冬天无瓜,你喜欢叫冬瓜,愿意四海为家,就叫冬瓜吧。”

冬瓜外表戆头戆脑,不招古代文人骚客待见,历史上有关它的文章、典故少之又少。比较奇怪的是,和尚们却都喜欢吃冬瓜。宋代僧人释道行著有《颂古十七首》说:“枯树云弃叶,凋梅雪作花。击桐成木响,蘸雪吃冬瓜。长天秋水,孤鹜落霞。”又比如,宋代僧人释如珏的诗:“如何是佛烂冬瓜,咬着冰霜透齿牙。根蒂虽然无窖子,一年一度一开花。”还有宋代僧人释师范的《偈颂七十六首》:“去年不在家,虚过重阳节。今年既在家,须要强施设。淡水煮冬瓜,真个滋味别。不知滋味者,却似嚼生铁。”可见宋代的时候,冬瓜就是僧人冬天的“时蔬”。另外,据清代传说,杭州就有一位嗜食冬瓜的奇异僧人,号为“冬瓜和尚”。

冬瓜原产我国南部及印度、泰国等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于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在我国各地皆有栽培,且以广东、广西、湖南和长江流域栽培最多。我国栽培冬瓜历史悠久,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就有冬瓜的记载:“令人悦泽好颜色,益气不饥,久服轻身耐老。”宋代苏颂《图经本草》曰:冬瓜“今处处园圃莳之。其实苗生蔓下,大者如斗而硬长,皮厚而有毛,初生正青绿,经霜则白粉。”《本草纲目》中曰:“冬瓜三月生苗引蔓,大叶团而有尖,茎叶皆有刺毛,六七月开黄花,结实,大者径尺余,长三四尺,嫩时绿色有毛,毛则苍色有粉。其皮坚厚,其肉肥白,其瓤谓之瓜练,白需如絮,可以浣练衣服,其子谓之瓜犀,在瓤中成列,霜后取之。其肉可煮为茹,可蜜为果,其子仁亦可食用,盖兼蔬果之。”

冬瓜喜温耐热,产量高,耐贮运,冬、秋季节出现的概率比较多,葫芦科一年生蔓生植物。品种较多,栽培方式上有架冬瓜、地冬瓜。我国南方多有大型冬瓜,如广东青皮冬瓜、湖南粉皮冬瓜、广西大面瓜等,单瓜重15~20千克。北方多为小型冬瓜,如北京一串铃冬瓜、吉林小冬瓜。北方也有大型冬瓜,如车轴冬瓜、平谷大冬瓜。还有一种节瓜,又叫毛瓜,为冬瓜属的一个变种,在中国广东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广东、广西、台湾种植普遍,是广东、广西瓜类种植面积中最大的一种。现全国各地都种有冬瓜,上海、南京及北方各大城市郊区近年来均有发展。

1.营养成分

冬瓜包括果肉、瓤和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矿质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每100克冬瓜含蛋白质0.4克,脂肪0克,碳水化合物2.4克,热量64千卡,粗纤维0.4克,灰分0.3克,钙19毫克,磷12毫克,铁0.3毫克,胡萝卜素0.01毫克,维生素B10.01毫克,维生素B20.02毫克,维生素C 16毫克。此外,还含有烟酸、丙醇二酸等。其中,维生素B1可促进体内的淀粉、糖转化为热能,所以有助减肥;冬瓜与其他瓜菜不同的是它不含脂肪,含钠量、热量都很低。

冬瓜维生素中以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烟酸含量较高,具防治癌症效果的维生素B1,在冬瓜籽中含量相当丰富;矿质元素有钾、钠、钙、铁、锌、铜、磷、硒等,其中含钾量显著高于含钠量,属典型的高钾低钠型蔬菜。冬瓜不含脂肪,膳食纤维高达0.8%,营养丰富而且结构合理,营养质量指数计算表明,冬瓜为有益健康的优质食物。

冬瓜性微寒、味甘淡、无毒。具解毒清热利水、消肿生津止渴、润肺化痰、解暑之作用。冬瓜可以解鱼毒、酒毒,夏天经常吃冬瓜有利尿祛湿、祛暑除烦之妙。《名医别录》中记载:“主治小腹水胀,利小便,止渴。”《日华于本草》中曰:“除烦,治胸膈热,消热毒痈肿,退痒子。”《本草备要》曰:“寒泻热,甘益脾,利二便、水肿,止消渴,散热毒、痈肿。”《本草再新》中写道:“除心火,泻脾火,利湿祛风,消肿止渴,解暑化热。”梁朝陶弘景著的《本草经集注》曰:冬瓜“解毒、消渴、止烦闷。”冬瓜是高钾低钠低热能蔬菜,对不需要钠盐或仅需少量钠盐食物的肾脏病、水肿病、高血压、心脏病、肥胖病患者大有益处。特别在炎热的夏季,如中暑烦渴,食用冬瓜能收到显著疗效。古人云:“煮食练五脏,欲得体瘦轻健者,可常食冬瓜。”冬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有助于食物中淀粉和糖类转变为体能,而不转变为脂肪,因此常吃冬瓜能减肥。

2.食用方法

冬瓜肉质细嫩,气味清香,食法多种多样,是盛夏别具风味的消暑汤类,可做成素、荤炒菜,也可清蒸、烧煮、凉拌,或与肉混合成馅包饺子。嫩果、老熟果皆可食,味淡薄,最宜制汤。冬瓜性凉寒,不宜生食。脾胃虚寒易泄泻者慎用。冬瓜是一种解热利尿比较理想的日常食物,如要达到解暑清热、止渴利尿的效果,就需要煮汤(连皮更好)服食。服滋补药品期间则需忌食,体弱肾虚病者食之会引起腰酸痛,因此久病与阴虚患者应忌食。

最为经典的以冬瓜为原料的菜肴有冬瓜炖排骨和红烧冬瓜,具体做法如下。

做冬瓜炖排骨需要的原料有:冬瓜500克,猪排300克,薏米100克,食盐、葱、姜、白醋、水适量。

制作时先将薏米筛洗干净、冬瓜去皮后切大块,生姜切成片,大葱斜切成小段备用;把炖煮排骨的火改为文火,滴入2滴白醋使骨腔里的钙质有效被汤吸收,然后放入姜片和葱段去肉腥;把洗好的薏米倒入锅内,盖上锅盖煲2~3小时,最后半小时前放入冬瓜,调入适量盐即可。

做红烧冬瓜需要的原料有:冬瓜750克,生抽、蚝油、植物油、砂糖、水适量。

制作时先将冬瓜洗净,切成2~3厘米大的块,去掉皮,再用刀在冬瓜块上切2刀,不用切到底;炒锅加热后加入约1大匙的植物油;然后倒入冬瓜块翻炒至稍变软,再倒入酱油和老抽,继续翻炒。碗内倒入1大匙蚝油,加入砂糖和水调匀,倒入锅内,汤汁略收干后就可起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