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概述

16.1 概述

开展绩效的度量是构型管理实施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目的在于评估CM工具、过程和程序的效率。绩效的度量是CM过程持续改进的关键,它能使所关注的问题量化、层次化和排序,它也提供了评估改进的效果和评价发展趋势的基础。

优先级度量是一个人为规定的过程,带有主观想象成分。

优先级分为高、中、低三级。

在做绩效的优先级划分时,首先要建立状态分类机制,和对评价的量化研究。根据项目的目标和进展情况,制定和维护优先级的标准。

绩效度量过程应设计成一个活泼的过程,而不是死抠分数;同时,应是朝前看的,而不是过去历史的编辑。

绩效评估的数据可以用来识别问题和效率低下的原因,为改进过程采取正确的行动,保持高的效率。

一个有效的度量应具有如下属性:

(1)对客户关系是有意义的,此处“客户”指信息的任何用户。

(2)它与组织的目标有关,告诉我们如何使过程满足这些目标。

(3)它是实时的、简单的、符合逻辑的、可重复的、清晰定义的和经济的。

图16-1是度量点分布图。在度量点采集的数据中能看出CM过程的管理状态。

在图16-1中所示的各度量点上,采集绩效数据。将采集的数据填入度量样板。

表16-1~表16-3提供了一种如何划分优先级的度量样板。

图16-1 度量数据的采集点

表16-1 高优先级的度量表

表16-2 中优先级的度量表

表16-3 低优先级的度量表

在项目生命周期的某些时间点上编制这些度量表。按时间节点编制这些样板表,能满足组织的特定需要,跟踪可能的过程改进,赢得信息上的最大回报。

这些度量可以按需进行剪裁,以满足项目的本地化需要。

这些度量表可以帮助用户了解这种度量方法的全貌,用来支持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过程改进的主动性。

高优先级项目应是少量的,否则将成为CM的负担。

应在所选的度量期间尽早评估中等优先级项目,是否提供了足够的信息,是否影响重要的过程改进。如果属实,中等优先级项目应进行跟踪和分析,这种情况应少于10个,并重新评估,看它们能否移到高优先级中去。

在项目生命周期的某些点上,应重新评估低优先级项目,看它是否应移到高一级的项目中。

注意:表中的更改包括RFC和RFV,也包括批准的更改和正在处理过程中的更改。

原因的度量是一个共同关注的问题,利用这种度量方法来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或何时出现,这是改进过程的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