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电容器

二、电容器

1.瓷片电容器

瓷片电容器(ceramiccapacitor)是一种用陶瓷材料作介质,在陶瓷表面涂覆一层金属薄膜,再经高温烧结后作为电极的电容器。它具有容量大,体积小等特点,通常用于滤波、旁路、耦合等电路中。微波炉中常用的瓷片电容器如图2-21所示。

2.铝电解电容器

铝电解电容器多为有极性电容器,是以金属铝作正极、由铝圆筒做负极,里面装有液体电解质,表面用电化学的方法形成氧化膜作为介质而制成的电容器。它具有单位体积的容量大、损耗大、频率特性差等特点。微波炉中常用的铝电解电容器如图2-22所示。

978-7-111-45300-0-Chapter02-21.jpg

图2-21 瓷片电容器

978-7-111-45300-0-Chapter02-22.jpg

图2-22 铝电解电容器

3.钽电解电容器

钽电解电容器是采用金属钽作为介质制成的电解电容器,由于该电容器内部没有电解液,适合在高温下工作,其具有体积小、寿命长、绝缘电阻高、准确度高等特点。微波炉中常用的钽电解电容器如图2-23所示。

4.涤纶电容器

涤纶电容器是用两片金属箔做电极,夹在极薄的绝缘介质中,卷成扁柱形芯子,用涤纶薄膜制成的电容器,无正负之分,其具有有损耗小、耐高温、耐高压等特点。微波炉中常用的涤纶电容器如图2-24所示。

检测电容器时,接通时指针偏转后返回是好的,不偏转或偏转后不返回是坏的,返回较小说明漏电严重,电容越大偏转越大,测量大电容时要先将电容器放电,不然后会损坏万用表。采用MF-47型指针式万用表检测无极性电容器与有极性电容器的具体方法如下:

978-7-111-45300-0-Chapter02-23.jpg

图2-23 钽电解电容器

978-7-111-45300-0-Chapter02-24.jpg

图2-24 涤纶电容器

1)0.01μF以上无极性电容器的检测。

用万用表的R×10k挡直接进行测量。测量时,将万用表两表笔分别接触电容器的两引脚,如图2-25所示。此时,万用表指针会迅速地以顺时针方向跳动或偏转,然后再按逆时针方向逐渐返回无穷大处。若不能返回到无穷大,则指针稳定后所指的读数就是该电容器的漏电电阻值。漏电电阻值越大,则电容器的绝缘性能越好。若电阻值明显偏低,则表明被测电容器严重漏电;若指针稳定后靠近零处,则表明被测电容器内部短路;若指针始终停在无穷大处,则表明被测电容器内部开路。

2)10pF以下无极性电容器的检测。

由于10pF以下的固定电容器容量太小,用指针式万用表进行测量时,只能定性地检查其是否漏电、内部短路或击穿。测量时,选用万用表R×10k挡,两表笔分别任意接电容器的两个引脚,正常时电阻值为无穷大,若测出电阻值(指针向右摆动)为零,则说明电容器漏电损坏或内部击穿。

978-7-111-45300-0-Chapter02-25.jpg

图2-25 0.01μF以上无极性电容器的检测

利用数字式万用表则可直接测出小容量无极性电容器的容量值。测量时,将数字式万用表调至电容挡,将待测电容器直接插到测试槽里进行测量,显示屏上显示的读数即为所测电容器的容量值。

3)电解电容器的检测。

978-7-111-45300-0-Chapter02-26.jpg

图2-26 电解电容器的检测

首先将电解电容器的两个引脚相碰,以放掉电容器内残余的电荷,然后用万用表进行检测,具体方法如图2-26所示。正常时,当万用表表笔刚接触电容器的两个引脚时,指针向右偏转一个角度,然后指针缓慢地向左回转,最后指针停下,此时指示的阻值为该电容器的漏电电阻(此阻值越大越好,最好为接近无穷大)。正常时,反向漏电电阻值略小于正向漏电电阻值。在测试中,若其正、反向漏电电阻均无充电的现象(即万用表指针不动),则表明被测电容器的容量消失或内部断路;若所测阻值很小或为零,则表明被测电容器漏电大或已击穿损坏。

在线路上直接检测电解电容器,主要是检测电容器是否开路或击穿,而对漏电故障一般是测不准的。具体检测方法是:电路断开电源后,先放掉残存在电容器内的电荷,然后用万用表R×1挡进行测量。若测量时万用表指针不向右偏转,则表明被测电容器内部断路;若万用表指针向右偏转后所指示电阻值很小(接近短路),则表明被测电容器严重漏电或击穿;若万用表指针向右偏转后无回转,但所指示的电阻值不是很小,则表明被测电容器开路的可能性很大,应断开电路后进一步检测。如果怀疑电解电容器只在通电状态下存在击穿故障,可以给电路通电,然后用万用表直流挡测量该电容器两端的直流电压,若测量无电压或电压很低,则表明该电容器已击穿。对于正、负极标志不明的电解电容器,可利用上述测量漏电阻的方法加以判别。即先任意测一下漏电阻,记住其大小,然后交换表笔再测出一个电阻值。两次测量中电阻值大的则为红表笔接的负极,另一个为黑表笔接的正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