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故障实例
1)一辆GiX型捷达车,该车发抖,好像缺一个缸。熄火后,检查缸线、喷油器,没有发现接线松动或接触不良现象,初步检查完发动车时该车还是起动发抖。
①检查燃油供给系统,油路中无燃油,点火系分缸线无高压火。
②用5053解码器进入防盗器控制单元(如果防盗器控制单元识别钥匙未授权,会自动锁住发动机ECU,出现不供油,无高压火),5053解码器显示防盗器无故障,系统正常。再用5053解码器对发动机ECU检测,发动机ECU中存储两个故障:一是节流阀体J338没有满足基本设定;二是二缸喷油器N31对地断路。从这两个故障分析,和不能起动几乎没有多大关系。
③仔细检查燃油泵熔丝、继电器和燃油泵及点火线圈均正常,就是燃油供给系不供油,点火系不跳火。
经分析,认为发动机转速传感器G28损坏,该传感器是发动机传感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传感器。它是检测并输入发动机电脑信号包括活塞上止点及曲轴的转角信号,同时也是供测量发动机转速的信号源。发动机ECU根据得到曲轴(或活塞)运行的位置与发动机的转速信号,控制执行部件供燃油和产生高压火。如果发动机ECU接收不到转速传感器G28的信号时,发动机将停止工作。
④更换一个新的发动机转速传感器G28,车可以起动了,但是发动机依然发抖。用5053再次对发动机ECU检测,5053显示一个故障:二缸喷油器N31对地断路。
⑤用万用表测出二缸喷油器N31电阻为14Ω,正常。将点火开关打开“ON”档的瞬间,发动机ECU80端子搭铁,燃油泵继电器吸合。万用表测出87号线对地电压为电源电压(12.52V)。证明二缸喷油器线束无断路故障。车发动后,87端子对地电压一直保持为电源电压。说明发动机ECU内部发生短路,没有控制二缸喷油器N31负极线(电脑的87端子)间歇性搭铁,所以二缸喷油器不工作,车发抖。捷达GiX型轿车用ME7.5电脑板内部结构如图3-47所示,其原理图如图3-48所示。
更换一块发动机ECU,用5053对发动机ECU匹配后,发动机工作非常平稳,用5053检测发动机ECU无任何故障,系统正常。打开旧电脑板,更换喷油集成块ATM43C—9282后,匹配系统,一切正常。
2)一辆2003年3月20日出厂的上海大众帕萨特1.8Gsi轿车,在行驶至290km时,出现发动机怠速不稳、缺缸抖动以及加速不良现象。
图3-47 捷达GiX型轿车用ME7.5电脑板内部结构
图3-48 捷达GiX型轿车ME7.5电脑板原理图
故障检修:针对以上故障现象,用故障诊断仪5053进行检测,接上故障诊断接口,打开点火开关,读取发动机故障码,发现该车无故障码存在。发动机起动后,读取发动机的数据块,发现该车各组数据块正常。
在经过断火试验后,发现3缸不工作,3缸火花塞积炭比较严重,更换新的火花塞后故障消失。可是,第二天,当车辆行驶至390km时,故障现象又出现了。经检查,发现3缸火花塞明显积炭,且表面有机油覆盖。用检测仪5053进行测试,发现3缸气压为1.2MPa,1、2、4缸气压均为1.4MPa。由此,维修人员还认为3缸气门油封漏油所致,于是决定更换气门油封。待拆下气缸盖后,发现3缸进排气门均有较多的积炭,更换节门油封后,对该车进行路试,在行驶30km后,原故障现象重复出现,3缸火花塞依旧有积炭,并覆盖有机油,考虑到可能是由于活塞环对口、卡死、断裂及缸壁拉伤等原因造成气缸活塞配合副密封不严所致。维修人员经过反复认真仔细检查后,终于发现3缸活塞顶部有一个8mm×2mm的砂眼。砂眼的缝隙斜穿活塞的顶部,从而造成机油上窜至活塞顶部及燃烧室,导致活塞点火不良,于是更换了一组活塞,经装配后试车,原怠速不稳、缺缸抖动以及加速不良现象全部消失。
维修小结:回顾整个检修过程,不难发现,该车的故障在于3缸火花塞积炭严重,并有明显机油覆盖,从而导致3缸点火不良。用气缸压力检测仪检测气缸压力,又存在测量误差的缺点。研究表明,测量结果不但与气缸内各处的密封程度有关,而且还与曲轴转速有关。不同型号的发动机,由起动机带动曲轴的转动,不可能完全一致,即使同一型号的发动机,由于蓄电池、起动机和发动机的技术状况不一,其起动转速也不可能完全一致。所以,在检查气缸压力时,如果能够监控曲轴转速,将是发现问题、减小测试误差、获得正确分析结果的重要保证。
上述故障实例,说明了在现代汽车维修企业中,汽车维修是以机电一体化系统诊断为核心的一种综合诊断技术,以准确诊断故障为目标,是总成拆装调整工艺与系统诊断技术的组合,其故障诊断主要是以定量分析为基础,采用仪器仪表检测分析和分支检查的方法来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