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主题和主体概念
2025年08月10日
第二章
成长主题和主体概念
正如我们在前文中谈到的,“成长小说”或“成长主题”的概念与“成长”一词含义的变化有很大的关联。应该注意到,我们大多数读者对“成长主题”这一概念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这一中文词“成长”的意思。在现代汉语里,“成长”一词意味着摆脱稚嫩,暗含成年之意,通常与人的年龄阶段相关。但通行的德语单词“Bildung”与英语译文“Initiation”或“Formation”其含义却远比中文词“成长”要丰富。以德文“Bildung”为例,该词经历了从最初的宗教术语向人文主义概念转变的过程。“Bildung”有时意味着“发展”,有时意味着“修养”,有时还意味着“教化”,并且这几种意思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原初的“塑造”之意。和中文语义最接近的英文“Initiation”则强调个体通过某种仪式获得某种新的身份,有“成年”和“启蒙”之意,而“Formation”除了表示“发展”,还有“塑造”之意。这些意义或者是中文词“成长”的含义中所缺乏的(比如“Bildung”),或者与中文词“成长”有微妙差别(比如“Initiation”),但绝不等同。因此,中文“成长”一词实际上限制了“成长主题”概念的拓展,也限制了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读者对“成长主题”的理解,许多人包括一些研究者对“成长主题”所做的解释常常是建立在对中文词“成长”的理解的基础上。我们认为,这是对“成长主题”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