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 常数项级数的收敛性判别与级数求和

5.3.1 常数项级数的收敛性判别与级数求和

一、常数项级数的收敛性判别

一般地,如果给定一个数列

u1,u2,u3,…,un,…

则由这个数列构成的表达式

称为常数项级数.其中,第n项un叫作级数的一般项;,称为级数的部分和.

如果级数的部分和数列{sn}有极限s,即,则称无穷级数收敛,这时s叫作级数的和,并记为

s=u1+u2+u3+…+un+…

如果{sn}极限不存在,则称无穷级数发散.

(1)正项级数比较判别法

都是正项级数,如果

,且级数收敛,则级数也收敛;

,且级数发散,则级数也发散.

例5.20 判定级数的敛散性.

解:利用比较判别法,与级数进行比较得

收敛知,原级数收敛.

(2)正项级数比值判别法

是正项级数,如果

,则级数收敛;

,则级数发散;

,则级数可能收敛也可能发散.

例5.21 判定级数的敛散性.

解:利用比值判别法,由

可知级数收敛.

(3)正项级数根值判别法

是正项级数,如果

,则级数收敛;

,则级数发散;

,则级数可能收敛也可能发散.

例5.22 判定级数的敛散性.

解:利用根值判别法,由

可知级数收敛.

(4)交错级数判别法(莱布尼茨定理)

如果交错级数(不妨设u1,u2,…,un,…都是正数)满足条件

①un≥un+1(n=1,2,3,…);

则级数收敛.

例5.23 判定级数的敛散性.

解:首先绘制正项级数的图像:

运行结果如图5-8所示.

图5-8 级数单调性示意图

可以看出,un在n>10以后单调递减,再计算un的极限:

由莱布尼茨定理知,原级数收敛.

(5)阿贝尔判别法

如果级数满足条件:

①数列{an}单调有界;

②级数收敛,则级数收敛.

例5.24 判定级数的敛散性.

解:令,由

知,an单调递增且有上界1,而由莱布尼茨定理知收敛,故由阿贝尔判别法知,原级数收敛.

(6)狄利克雷判别法

如果级数满足条件:

①数列{an}单调趋于零;

②级数的部分和Bn有界,则级数收敛.

例5.25 判定级数的敛散性.

解:令,由

知bn的部分和有界,而an显然单调趋于0,由狄利克雷判别法知,原级数收敛.

二、级数求和

MATLAB符号运算工具箱提供了函数symsum来求解数项级数的和,该函数的调用格式为其中,expr是级数一般项的字符表达式;v是级数的自变量;a和b分别是级数求和的起始项和终止项;r是返回的级数和.

例5.26 求下列数项级数的和.

解:

注意:piecewise([1<=q,a∗Inf],[abs(q)<1,-a/(q-1)])是MATLAB中定义的分段函数,其数学表达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