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曾经有人形容董明珠说:“董姐走过的路,难长草。”

这句话是董明珠在称霸电器行业的销售领域时传出来的。其实,这句话可以从她在安徽追讨那42万元中看出来。

欠42万元的是家电子公司,老板姓牛。这家电子公司的规模不小,临街有家装修豪华的商铺,商铺占地200多平方米,里面有几十名员工在忙碌,给人的感觉是一家颇具实力和规模的公司。

虽然知道账欠了那么久没给肯定不好要,但看到这家公司的规模董明珠悬起的心就放下了一半,因为这家公司是有偿还能力的。

董明珠先去了商铺,在商铺营业员的指引下到了商铺后面的办公楼,进了一间经理室,看到了坐在老板椅上的牛经理。

牛经理是个稍稍有些发福的中年人,看到董明珠进来后并没有过多反应,只是轻轻抬了一下眼皮,继续看他的报纸。

董明珠微笑着递上自己的名片,并做起了自我介绍。在董明珠做自我介绍的时候,牛经理垂下的眼皮稍稍抬了抬,将眼睛从报纸上移开,看了董明珠一眼后,皱起了眉头。

突然,董明珠还没说完,他便一挥手打断了:“什么?你说你是海利空调厂的?我怎么没听说过你?”

董明珠忙向他解释,说原来的业务员辞职了,现在由她接任驻地业务员一职,并客气地说,以后还要靠牛经理多多关照。

牛经理的眉头耸了耸,一声不吭,很是傲慢。他没有让人给董明珠倒水,而是端起自己的杯子,长长喝了一口。

董明珠从他的举止中知道这人不好对付,但也没有介意他对自己的轻慢。

为了更多地了解这家公司,她问起了海利空调在他们商铺的销售情况以及他们对海利空调有什么意见,最后她直入主题,说自己初来乍到,想和他对一下账,将以前没有结清的账目全都结清。

牛经理听前面的话时一直没出声,只是脸板得平平的,但当听到董明珠说要和他对账时一下子瞪圆了眼睛,大声道:“什么?对账!你说要和我对账?对什么账?我们代销别人几百万元、上千万元的产品都没有人和我来对账,你刚来几天,还要和我对账!我看你是不了解行情吧!告诉你!你们给我货,我卖完就给你们钱;没卖完,也就没钱给,就这么简单!”

董明珠一时有些语塞,牛经理的这些话确实是目前市场上存在的问题,但这种现状董明珠觉得很不合理。可怎么和他说呢?董明珠调整了一下情绪,换了种语气,接着说:“那我来了解一下我们海利空调在你们公司的销售情况总可以吧!这样我就能知道海利空调在你们这里的库存有多少了,这样也方便以后让总公司按市场配额……”

董明珠的话还没有说完又被牛经理打断了,他开始诉起了苦,说起了海利空调的种种不是,最后直接说:“实话跟你说了吧!海利空调根本就没人买!”

董明珠知道自己遇到无赖了,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勇气,她将原本一直微笑着的脸也收了起来,板着脸说:“别人和你们怎么合作我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我现在只想知道,我们海利空调你们卖了没有?卖了多少?卖了的钱给我们了吗?卖不了的货是否要退还我们?现在你们既不给钱,也不退货,我们厂可耗不起!”

刚刚还一脸温和、笑脸盈盈的女子一下子换了种面孔,牛经理有些吃惊,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稍停片刻,才说:“这样吧!最近公司资金周转紧张,过几天再说!”

董明珠一下子抓住了他话里的漏洞:“刚刚牛经理不是说我们海利空调卖不动吗?既然卖不动,那就说明货还在喽,和你们资金紧张不紧张又有什么关系?我现在就想知道,是真卖不掉,还是卖掉了但不想给钱?”

董明珠拉下脸来说的这些话显然又出乎了牛经理的意料,他愣了半天,起身说他还有其他事,这事改天再说,然后转身走了,留下董明珠一个人在办公室里。

董明珠坐在那里,又等了一会儿,还是不见人影,只能铩羽而归。

回去后,她和在珠海的同事通了电话,说了要账的情况,同事们都劝她算了,说这账肯定要不回来了,如果能要回来,原来的业务员会不要吗?谁不想赚那2%的提成?

“再说了!你要回来也不算你的!白费那劲干吗!有这工夫,还不如赶快去跑市场呢。”同事说。

“不!我一定要要回来!这已经不是提成的问题了,甚至连钱的事都不是了,这是原则问题,如果他的欠款要不回来,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像他一样欠款。”

董明珠说得义正辞严,同事在电话那边直摇头,觉得她太固执了。

“你真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呀!”

“我就不信了,他能逃得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我天天去找他,一天不行两天!两天不行三天!三天不行一周!”董明珠说。

“那要一周也不行呢?”

“那就两周、三周,一个月!”

“一个月还不行呢?”

“不管多长时间,这件事不解决,我誓不罢休!”董明珠大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