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4

董明珠是兴冲冲地跑到江苏五交化公司的,但当她看到五交化没有零售店,销售的产品全都放在批发部,而批发部又位于公司的后楼里面时,不免有些失望。

经理见到她,对她非常热情,但那天五交化公司的钱总正好不在,董明珠没能见上面。不过,通过和女经理的交流,董明珠更确定她是想和格力及自己合作了。她想五交化公司是个大公司,资金虽然雄厚,但也许正因为他们的销售重点不在空调上,所以才对格力不是那么重视。于是便让她转告钱总,如果有时间,不妨去一趟珠海的格力空调总部,这样既能了解格力的实力、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又能见到格力的老总,有利于以后的长期合作。

董明珠之所以这么想,是希望江苏五交化公司的老总在去了珠海的格力总部后,能够改变对空调销售的重视程度。不过,自己毕竟只是一名业务员,不知道女经理和钱总是否会认同自己的提议,不过她还是将提前准备的各种关于格力空调厂及格力空调的资料留给了女经理。

从江苏五交化公司离开后,董明珠对钱总去珠海并不抱多少希望,她只是想,自己有时间一定要多去五交化公司,多和他们沟通交流。

不过,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五交化公司的钱总竟然在看了董明珠留下的资料后真的去了珠海,去了格力电器总部,见到了朱江洪。

这次见面为江苏五交化公司和格力的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朱江洪为人处事的风格以及在技术上的实力让钱总深深折服,并让钱总意识到格力是一家有潜力、信得过的空调厂。

格力空调确实在朱江洪的“重技术创新,重产品质量”发展理念指导下获得了好口碑,在1992年,格力空调的开箱检测合格率达到了100%。

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全在于朱江洪的一个做法,这个做法曾震惊珠海。那就是格力空调的技术部、质检部、企管办、总装分厂联合向公司实行空调质量承包制,一旦质量不达标,哪个部门出了问题就用总装分厂厂部的一个大铁锤当众将产品砸碎,对责任人重罚,对于达标者则用重奖加以鼓励。

这么有魄力、有责任心的老总,身边又聚集了一批中青年科技人才,业务员的水平又非常高……钱总没理由不对格力有信心。

钱总回江苏不久,江苏五交化公司便决定承接江苏全省的格力空调总代理,保证年销售额不低于1000万元。不过,钱总在决定做格力空调江苏省总代理时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销售额如超过1000万元,格力电器要给他们0.5%的奖励。

朱江洪没有答应这个条件,因为他觉得其他省份都没这么做,不能开这个先例。两个人为了给不给0.5%的奖励交涉了很长时间。最后,董明珠亲自打电话给朱江洪,商量此事。

她说格力空调在江苏没有名气,江苏五交化公司将销售额从300万元提到1000万元不容易。既然给0.5%的奖励不合规矩,那么大家不妨各退一步,换一种方式奖励:全国各地的广告费用由格力电器来出。

朱江洪同意了董明珠的建议,而董明珠之所以提到广告费由厂里付,是因为她发现,当时全国一下涌出了好几百家空调厂,这预示着空调大战即将开始,厂里付广告费的话可以更好地宣传格力。

朱江洪当然明白董明珠的想法,不可能不答应。

就这样,董明珠和江苏五交化签了合同。江苏五交化也在签完合同后第一时间打过来首笔货款200万元,再次在格力电器引起了轰动,因为当时格力一年的总销售额也不过2亿元左右。

董明珠再次成了格力空调最受注目的明星。

和之前所有的签单一样,董明珠没有签了单、收了钱就完事,她需要做的事还有很多,除了要帮助江苏五交化将空调卖出去外,她还要针对五交化成为格力在江苏的总代理向一些经销商做解释。

比如太平商场。由于太平商场与董明珠签合同在前,所以在看到五交化成了省级大代理商后,太平商场的雷经理很不高兴,董明珠便去做她的思想工作。她开导雷经理,说格力将货发到五交化后,太平商场可以直接从五交化拿货,五交化的到货品种很齐全,比他们直接从格力总部拿货要好得多,还省了路费。

雷经理一想,虽然隔了一层,但情况确实如此,内心的不快和焦虑也就消失了。

然而,董明珠并没有因为签了一个总代理而轻松,因为1993年的空调大战即将到来。在这场大战来临之前,不要说董明珠,就是五交化甚至太平商场也都感到了压力。因为在空调大战还没有来临的时候,他们已经迎来了空调广告的争夺战,各个厂家都在争先恐后地打广告,报纸、电视甚至街头都是空调广告,五花八门的促销活动层出不穷,到处都是让利销售、有奖竞猜……

这场广告争夺战延续到1993年的空调销售旺季,作为格力的业务员,董明珠不得不被动地迎接这个广告大战,虽然她心里对此有说不出的厌倦。董明珠一直对于这种费力又劳神的“广告大战”不满,因为她觉得空调销售的主要精力不应该放在广告战上面。

广告大战是一种不成熟的营销方式。在有“空调王国”之称的日本,空调的竞争重点就不在广告竞争上。董明珠认为,日本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是因为市场已经成熟,商家的销售额相差不大、利润相近,不存在一窝蜂现象。

作为“空调王国”,日本生产空调的知名厂家有很多,他们之间虽然也存在竞争,却只存在于竞争市场、竞争客户,不存在竞争广告。总之,日本的空调市场是一种良性竞争,它们竞争的是产品质量,是如何赢得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