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

在董明珠成功前,大家都觉得一个江南女子怎么可能掌管格力这样的企业?而当她成功后,很多人又会拿她的性别来说事。

“女人做企业很占便宜!”没有真正了解董明珠经历的人肯定会这么想,这很正常。因为一个36岁的女人独自来到珠海,从没有接触过销售工作的底层业务员做起,一步步做到了上市公司董事长的位置,三次入选美国《财富》杂志“全球50名最有影响力的商界女强人”,获得了无数奖章和荣誉……这种奇迹般的成功,怎么不令人怀疑是她女性的身份让她有了便利、走了捷径,并那么快获得成功呢?

以下一系列数据是否能消除怀疑,让我们知道她的成功并不是走了捷径,而是走了一条比一般人付出更多的路呢?

1994年年底,董明珠任格力经营部部长,当年格力实际年销售额是4亿元左右;2012年,她被选为格力董事长;2013年,格力实现了600亿元的销售额,在世界上连续六年销量排在第一,缴纳税款37亿元……这些数据的变化让人无法忽视董明珠的非凡能力,更无法忽视她20多年里的辛苦。

2010年,格力空调对外宣布掌握了核心技术,年底董明珠获得了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创新奖。

这些荣誉不是她最看重的,她看重的是让“中国制造”变成了“中国创造”。这位优秀的中国女人,在成就了一个民族品牌的同时,更可贵的是她能在复杂的商业环境里依然毫不动摇地坚持她的个性和原则,做真实的自己。

作为一名成功的女企业家、女强人,董明珠从未因为自己是女性而自傲,她认为,所谓领导者,无论男性或女性都应该适用于同一个评价标准:责任、奉献和追求。

她不认同那种“女性做领导者有优势”的说法,她觉得女性领导会比男性领导付出更多。她能成为销售女皇,能够创新营销模式,能管理一个上市公司,并不是通过女性的温柔及亲和力实现的。

“有人认为女性可能容易博得别人的同情或支持,女性的亲和、柔和是一种女性领导力。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觉得,管理就是铁的、刚性的,制度是不能随意改变的。”董明珠不喜欢别人在说到她成功的时候强调她的女性身份,她说:“我是女人,但我蛮讨厌人家强调远一点,我对性别没有特别敏感的地方。”

当她听到一些人说,“当一个女人说她的快乐只有在事业中寻找时,内心一定充满了难以想象的孤寂与苍凉”时,董明珠不停地摇头,她说:“只有生活而没有工作,人生就没有了价值。以工作为快乐,以事业为依托,事业的成功和社会的肯定充实了个人生活,又有什么不好?所以我告诉大家,我没有孤寂,更无须慰藉,我有的只是加倍努力和一往无前。”

这位有着独特思维和深邃思想的女人除了工作,还有什么爱好吗?当然有,董明珠最喜欢看书、游泳和下棋。

董明珠曾将人生比喻成下棋:下棋的时候需要不断思考,人生是由不断地做事构成的,而做事的过程就是不断博弈的过程。当然,二者也有所不同,不同点在于人生中的不断博弈,未必一定要拼个你死我活,人生中博弈的最高境界就是共同进步、互相提高,也就是所谓的共赢。不过,即使人生需要共赢,也需要有对手,因为没有对手制造压力就没有前进的动力,没有竞争就没有创新。

董明珠的成功让她成了很多创业者的偶像,董明珠也有她的偶像,那就是朱镕基总理。朱总理的无欲则刚让她崇拜,朱总理处理问题的果断以及忘我精神让她感动,所以她发誓要做朱总理那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