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俗话说“祸不单行,福无双止”。老天对董明珠的管理能力的考验远未结束。
安徽淮南的区域销售公司内部出现动荡后,董明珠正准备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对区域销售公司经理的管理,预防此类事情的再次发生,珠海总部又出现了一些问题:时不时有员工罢工。董明珠在召开管理干部会议时说起员工罢工的事,管理干部们个个愁眉苦脸,牢骚满腹,说现在的员工太刁蛮了,根本就不服管。“简直都是‘刁民’,活不好好干,净给我们找事,要好好治治才行!”有人说。
董明珠对他们推卸责任的做法非常反感。她说,据她观察,员工都是非常可爱的,之所以会出现罢工,出现不服从管理,是因为管理干部的问题。
“想想看,普通员工有什么权利?所以在很多事上员工们都是被动的,打个比喻,干部是风,员工就是草;风往什么方向吹,草就会往哪个方向倒。所以要我说,解决员工‘罢工’,‘治’员工是标,‘治’管理干部才是本!”董明珠严厉地说,开会的管理干部个个垂下了头。
董明珠说干就干,她要从干部的作风开始整顿。不过,“作风整顿运动”开始之前,董明珠还是想先听听一线员工的声音。
在厂区里挂“员工意见箱”,是格力电器很早就有的,不过这些给总经理的意见箱却都挂在厂长的办公室门口,所以董明珠任总裁一职后从未接到过信件。
董明珠当然不相信员工没有任何意见,她觉得之所以信箱里鲜有投诉信件,是因为信箱挂在厂长的办公室门口,所以才没人敢去投诉,没人敢往意见箱里投信件。因为一旦被发现了,很可能会秋后算账。
因此,想听到真正的民意必须给意见箱换个地方。为了方便员工投信,她让人多做了几个意见箱,并将这些意见箱放在既偏僻又能让每个人都能看到的地方,比如厕所、食堂的旁边。
果然,她的这种做法取得了成效,信箱里的信多了起来,最多的时候竟然收到了700多封信,内容全都是投诉某几位管理干部的。
董明珠看着那些投诉信,震惊了。
她曾说过,她最不能容忍的,就是那些像杂草一样生活在国企这块肥沃的田地里,侵占禾苗的生存空间和养料的人。她痛恨那些缺乏责任感,只考虑个人利益的人。董明珠看完那些信后,桌子一拍,决定对格力内部进行一场“刮骨疗伤”,“刮骨疗伤”首先就是向管理干部开刀。
董明珠先找了那些员工们意见最大的几位管理干部谈心,让他们反省自己的问题。在谈心的过程中,遇到那些意识到问题并愿意改正的管理干部,董明珠会再给他们一次机会;如果遇到那些不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而且在提出问题时还百般狡辩甚至倒打一耙,打击报复给自己提意见者的干部,她就毫不犹豫地将他们开除,不管这人的工作能力有多强,职位有多高。
那场在格力内部发起的“作风整顿运动”是从2001年董明珠任格力电器总裁时开始的。很多人说,即使放在10多年后的今天,董明珠的做法仍然值得称道,发人深省。
对于那次“作风整顿”董明珠觉得非常及时,因为她觉得不管何时何地,每一位管理干部都需要不断地、随时反省自己。她认为,随着企业的不断扩大、时间的不断推移,干部队伍的自我约束力不强将会给企业带来很大隐患。
当时,董明珠在“作风整顿”时的一项决定曾让很多人吃惊,也令很多人排斥,那就是公司里的所有党员在上班时必须佩戴党徽。目的是为了让员工们监督这些党员,她希望这些党员用他们的实际行动真正给员工起到榜样作用。
“我认为党员就应当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他们必须接受大家的监督。同时,我也希望他们用党徽来时刻提醒自己,知道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要以身作则,起带头作用。”
这个决定并不只是说说而已,党员不管职位大小都要佩戴党徽,格力电器副总经理望靖东的白色衬衫上就一直挂着党徽。
望靖东说,刚刚让他们戴党徽的时候大家觉得很别扭,但慢慢地,戴着戴着就成了习惯,甚至成了随时提醒自己的警钟。
“我上班时间会戴,出去办事时也会戴,有时候下了班也忘了取下来。很多人看到都很吃惊,问我们是不是在搞活动!”望靖东说起这件事时,总会自豪地看看党徽。“戴习惯了,有时候照镜子还觉得很好看,既起到了警钟作用,也是一种佩饰,甚至变成了格力电器的标志。”
望靖东的话毫不夸张,对去过格力电器的人来说,留给他们印象最深的一定不是厂房有多么漂亮,办公室装修得有多么豪华,而是那一个个佩戴着党徽的员工,他们看起来是那么精神又那么团结。
因此,在格力电器,你一定很难从服饰来推断出员工的身份,但你却可以很轻易地知道格力电器有多少党员,党员都是谁。
佩戴党徽原本只是那次“作风整顿”的一项措施,后来却成了格力电器的“规矩”,一直延续了下来。
董明珠除了让党员佩戴党徽,随时提醒自己的身份、接受员工的监督外,还把公司的一些骨干拉到部队去做短期军训。“我要让他们感受一下战士们在和平年代是如何保家卫国的!”
刚开始,那些精英骨干对“军训”很不习惯,觉得部队纪律太严了,住宿条件太简陋了,饭菜也太简单了。但不久后,当他们亲眼看见部队的战士们顶着烈日暴雨训练,在简陋的宿舍里睡得香甜又开心时,都被感动了,也被感染了。之后,去部队特别是去一些孤岛上,和战士们一起训练、体验生活,成了格力电器干部们一项不可缺少的活动。
“现在的生活多好呀!我要让他们知道,海岛上的战士们是如何面对孤独的;我要让他们知道,在那种没有任何娱乐设施的艰苦条件下,他们为什么还要坚守在那里……只有让他们亲眼看到、亲身体会到,他们才会倍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才会懂得信仰的重要以及忠诚是什么。”
董明珠的目的很简单,她要杜绝管理干部甚至员工们在优越的环境下养成懒惰思想。她要让大家不忘艰苦创业、甘于奉献,从而练就优秀的干部团队。
除了用强硬的制度来约束管理干部外,董明珠还制定了一些“非人性”的制度来约束员工。比如女孩子上班期间不允许留长发,长发的要么剪成短发,要么将长发盘起;不准戴耳环、戒指……格力的营销业务员不允许拿回扣,拿一分钱回扣马上开除等。
为了防止员工偷懒,她还设计了调查表,业务员们出去时必须认真填写什么时间、到了什么地方、见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谁能证明……对于这些表格董明珠随时都会抽查。
在如今人性化管理备受企业推崇的时代,董明珠却觉得人性化管理只是一种概念,因为管理没有柔性可言。
她举了个例子,比如要求前台、营业员们要站着工作,不能坐着,这是刚性规定,是不能违背的。而所谓的柔性管理只存在于某一员工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抑或是一个技术员遇到技术问题时领导去关心他、帮助他……这和工作完全是两码事,不能相提并论。“因此,我觉得管理就是刚性的,没有柔性管理之说。”
正因为她具有这样的管理理念,所以制定了一系列强硬的管理制度,造就了一批训练有素、人少精干、能以少胜多的销售团队。纠正了团队中极易出现的组织松散和以个人利益为重等问题,让大家有了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
董明珠曾说:“有的干部权力太大,利用手中的权力为私人谋利,这在公司中形成了很坏的影响。对于这种事,我的要求特别严格,发现一个处理一个,格杀勿论,绝不手软。”
有人会说,在格力权力高度集中,最容易犯错的不就是董明珠本人吗?
没错,持这种看法的人很多,甚至格力的很多大股东也有这种担心。因此,为了杜绝这种现象出现,珠海市国资委派国资委副主任周少强过来当总经理,目的就是希望起到分权和制衡的作用。
面对别人的怀疑和担心,董明珠表现得很坦然:“权力过大确实容易犯错误,但容易犯错误不代表一定会犯错误。你的头脑要时刻保持清醒,任何时候做决策,你都要考虑你背后的股东利益、员工利益,这些东西如果能够随时随地记住,就不会做出错误的决策。”
很多人说,董明珠有很强的道德优越感,甚至可以说是有精神“洁癖”。因为强势的她根本不需要监督,她有很强的自我约束力,并相信自己不会滥用权力。
对此,她有句很经典的话——我从来就没有失误过,我从不认错,我永远都是对的。也许有人会觉得她这话说得太满了,但从她进入格力到现在,每次的重大决策中她确实没出过错,再回顾每个结论或结果,好像全都证明了她的决策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