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3

在空调销售的“良田”南京,格力空调的市场没有打开,由此可知江苏整个市场的情况了。

在如此成熟的市场环境下,江苏却只销售了300多万元,这个数目同相邻的安徽销售额根本不能同日而语,但在这个根本没有打开正规销售渠道的地方,能做到300多万元也实属不易。

这么有潜力的市场被这么白白浪费,只打游击战、麻雀战真是太可惜了,这是董明珠和朱江洪当时的共同想法。

不过,也许正因为这是个有潜力的市场,才成了华宝、春兰等空调品牌的必争之地,没有名气的新品牌格力一开始就处在了一个弱势位置,再加上没有强势的业务员,怎么可能打得开市场?

两个人怀着说不出的失落心情走出了那家商场,他们好久都没有说话。又走了一段路后,朱江洪才打破了沉默:“太不可思议了,只是跨了一个省,我怎么觉得像是到了两个国家?”

在朱江洪面前一直滔滔不绝的董明珠此刻却没有说话,她的表情很严肃,只是轻轻叹了口气。

朱江洪看了看董明珠,若有所思地说:“看来,一个地方销售业绩的好坏,市场不是关键,人才是关键!”

董明珠依旧没说话,但却点了点头。她和朱江洪有相同的感受。在安徽的时候,经销商们一听格力老总来了,都非常热情,而且充满了感激。但是到了南京,经销商们简直冷淡至极。不要说感激,简直是充满了不满和怨气。

“出现这种情况,不能怪经销商,他们根本不了解格力,他们没有在格力上取得销售利润,怎么可能对我们有好脸色?”董明珠说。

“想到一起去了!”朱江洪赞许地点了点头说。

两个人接着又去了宁沪线上的几个城市,他们见了商场就进,进去后就往电器销售区域钻,再看有没有格力空调,如果有,就问问营业员销售情况;如果没有,就问有没有兴趣销售格力空调。

结果让他们非常失望,只有很少几家商场有格力空调,而且是摆放在很不显眼的地方。那些格力空调如同一个个不受待见的孩子,孤独地待在角落里。

每当看到这种情况,董明珠心里就很难受,她不仅为格力空调难受,也为朱江洪难受,因为有谁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不被人重视、不被人喜欢呢?

终于,他们考察完了江苏市场,这个过程是难熬的,也是漫长的。

在从安徽去江苏的路上,董明珠和朱江洪是开心的,他们聊了一路;但从江苏到上海机场的路上,董明珠却一句话都不想说,即使想说些什么,看到朱江洪脸色凝重地坐在那里,眉头紧皱,她也不想去打扰。直觉告诉她,朱江洪一定在心里做着一个重大决策。

在朱江洪沉思的时候,董明珠也在想着一些事,朱江洪的做事风格,董明珠非常敬佩;朱江洪对她的信任和关心,也在这次安徽和江苏之行上表露无遗,这都让董明珠感激,她甚至觉得,她愿意为这位领导排忧解难。

送走了朱江洪,董明珠继续在安徽做着她的工作,整日忙来忙去。

一个月后,她回珠海总部报账的时候,朱江洪让她去自己的办公室。在她走向朱江洪办公室的时候,隐隐感觉到有什么事要发生。

果然,朱江洪一见面便说:“小董,江苏市场你也接过来,行吗?”

董明珠并不吃惊,所以想都没想,重重地点了点头说:“我一定不辜负朱总的期望!”

“我相信你!”朱江洪说。

董明珠当然没有辜负朱江洪的信任。当她最后成功了,回顾往事的时候,她觉得,一个人在成功路上不管走多远,都能找到一个能让她义无反顾地往前走的理由,而且多数时候是因为一个人起了关键作用。

那么,董明珠成功之路上的这个人是谁呢?无疑就是朱江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