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

1993年的空调市场形势一片大好,让1994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空调厂家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全国的空调生产线已经达到了150条之多,不算进口空调,年产空调量也已经达到了380万台。如果再把进口空调算上的话,一年差不多有700万台进入市场,可真正的空调市场需求又是多少呢?还不到进入市场的空调总量的三分之一。

同时,除了国产空调和进口空调,还有越来越多的合资空调厂冒了出来,让空调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起来。

空调厂家如此,经销空调的商家更是如此,想想看,头一年很多经销商赚了个盆满钵盈,第二年能没有更多的经销商蜂拥而入吗?不仅新加入进来的空调经销商很多,原有经销商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特别是一些专营空调的经销商崛起,使当年空调经销商之间的竞争进入到了白热化状态。

以前,由于空调需求不大,所以没有专门的空调经销商,但当空调进入到万千普通家庭后,空调专营经销商也就争先恐后地冒出来了。

基于这些原因,1994年的春末夏初,空调厂家和经销商们各显神通,为销售旺季的到来做着准备,虽然天空还下着雨,但随着夏季的到来,躺在病床上的董明珠已经感受到了大战爆发前的紧张气氛。

大战将至,身为格力驻江苏的业务员却只能躺在病床上,这让董明珠犹如看着别人手拿武器奔向战场,自己却只能在后方干着急。她开始怀疑自己能否带领江苏团队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

不过,和无数次遇到挫折时一样,董明珠的悲观情绪很快就过去了,她又自信起来,她觉得自己虽然在病床上,却已经做好了迎接战争的准备。支撑她保持乐观的重要原因是格力空调本身。

分体式空调慢慢被大众接受并喜欢后,格力又推出了KF-20GW型分体空调王,这款效能高、耗电量少的新型空调在技术上非常超前,属于国际先进水平,这在中国空调史上还属首例,所以那段时期内被媒体炒得火热,很多媒体甚至将格力和华宝、科龙、美的并称为“广东四大空调天王”。

除了新型空调王之外,格力还开发出了高效节能窗式、分体式、吊顶式、移动式、落地式和立柜式等10多种空调,其中的窗式空调还获得了6项国家专利,是国产空调中获得国家专利最多的产品,所以通常市场上一提到窗式空调,人们首先想的就是格力。

同时,让董明珠安心、放心的还有一点,就是江苏的格力空调总代理是江苏五交化,财力雄厚的江苏五交化有强大的售后服务体系。同时,五交化的汪总对空调销售很重视,经常过问备货情况,甚至亲自开拓零售市场,这些给了董明珠强大的信心。她只需要将精力放在组织货源、调配品种、开拓二级销售市场上。

当然,五交化之所以能这样重视格力空调的销售,完全是因为1993年他们销售格力时获利丰厚,信心大增的他们决定1994年全力做格力。

格力珠海总部为了配合他们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从格力总部到经销商、业务员,每个流程都严阵以待,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空调销售旺季。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然而,就像战斗中已经吹响了冲锋的号角,却因为一个人或一件事无法“冲锋”一样,江苏的阴雨绵绵遮住了周边的阳光,整个华南地区都阴沉沉的。大家焦急难耐。

董明珠生病的事牵动着合作方经销商们的心,甚至安徽的经销商知道后也专程跑到南京来看她。董明珠知道,这些经销商除了真正关心她的病情外还有其他的担心,因为董明珠离开了安徽,加上天公又不作美,让他们不知道1994年的空调销售是否会像1993年一样好。

为了解除他们的忧虑,董明珠坐在医院的病床上帮他们分析市场行情,告诉他们,新去安徽驻地的业务员能力很强,再阴沉的天也有放晴的时候,请他们放心。

看着络绎不绝来探病的经销商们满脸阴郁而来,满怀希望离开,董明珠很感慨。这些经销商原本和她是陌生人,因为业务上的联系才相识甚至相知,两三年下来他们之间已经产生了息息相关的感情,他们需要她,这让她很欣慰。

江苏的雨还在下着,空调销售旺季貌似看不到希望。就在董明珠和销售商们苦恼的时候,又一件令人头疼的事发生了,顺德科龙空调在江苏的销售商沉不住气了,他们率先将南京家电商场的分体式空调降价20%。

这是一款市场和口碑都非常好的空调,这样的空调都在降价,看来1993年的空调价格战还会继续。

董明珠无奈又难过。对于1993年那场割肉让利的销售大战,难道他们还没接受教训?她很难理解这些人的所作所为。

很快,董明珠的猜测得到了验证。在科龙空调降价后,其他品牌也坐不住了,纷纷降价销售,同一个品牌,同一个规格,你降100元,他就降150元……

不要说国产空调,就连进口空调也不得不加入到这样的价格战中。在这种错误的“战争”打响后不久,空调单冷窗机竟然降到了1000元,分体壁挂单冷机也降到了4000元。

商家们打价格战乐坏了消费者。不过,消费者们并没有争先恐后地去抢购,而是在观望,他们还希望商家的价格战打得再厉害一点、空调价格再低一点,最好不要钱。

同时,价格战让商家的利润越来越低,后续服务的质量也越来越差。很多工厂、商家的安装队人员不再是有经验、有素质的技术工,而是一些完全不懂安装的农民工,稍稍培训一下便让他们去安装。这就导致很多消费者买了低价空调后,在使用时发现很多问题。其实,这大多不是空调的质量有问题,而是价格战让商家们忽略了售后服务,外行空调安装队胡乱应付,导致安装不到位,造成空调使用性能差。

如此看来,降价看似增加了销售量,但利润很低,厂家产品的声誉也受到了影响,对厂家和商家及消费者的长期危害不可估量。

董明珠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甚至可以说在这些问题还没出现时她就已经预计到了。“我们绝不打价格战!绝不!即使一台都卖不掉也不能这么做!”董明珠对自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