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春天同行

与春天同行

  距衡阳市中心不到10公里处,有一方令人神往的山水。《仓颉篇》予名“云阜”,《荆州记》铭之“雨母”,《后汉书》《唐书》《大明一统志》《清泉县志》……她的记载在浩瀚史海中若隐若现,美丽而又神秘!尽管战火纷飞、治所变迁、古迹毁损、资料流失,雨母芳华一度“春归无觅处”,但在这个花团锦簇的春天,有心人却如殷勤探看的青鸟,重新拨开历史的迷雾,将这本《和美雨母》衔到了读者们眼前!

持书在手,我们嗅到了浸润千年文化的一缕馨香。人说雨母祈福必至、祷雨立降,与其说奇幻,我们更愿笃信这是雨母千年积淀的仁厚福泽。这片土地,目睹了华夏先祖征战八荒的硝烟烽火,倾听过舜帝南巡山高水长的绵绵足音;承载着帝喾祠的雄奇伟岸,雨母湖的潋滟波光,赤松子的潇洒豪放,大肚岭的慷慨悲壮;洋溢着黄花桥、灵山庙、陆氏宗祠或舍生取义,或忠勇仁爱的动人情怀……正如其名,雨母,那磅礴大气的帝王风范中,蕴藏着亦刚亦柔的母性恩慈,独特的文化馨香怎能不沁人心脾,引人眷恋?

展页而读,我们推开了饱览蒸湘风采的一扇窗口。坐拥雨母福地,是蒸湘之幸、蒸湘人之幸,借这段佳缘“讲好雨母故事,展示蒸湘风采”,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一直以来,区委、区政府鼓励支持区内有志之士各展所长,挖掘整理雨母文化。本书的作者刘峥嵘,就是躬耕践行的代表。峥嵘同志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之余,深入研究雨母文化,曾在《衡阳日报》《湖湘文化周刊》推出多篇力作,登上衡阳电视台《石鼓书院大讲坛》专题解读雨母山人文历史,是我市小有名气的雨母文化研究学者。他积十余年研究的心血,打造了这部《和美雨母》,以人为魂说文化,以景为媒讲故事,以史为脉写传奇,将一个糅合了帝喾、祈雨、宗教、抗战、乡土等多种文化的多元雨母呈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们既享受美好的阅读体验,又领略动人的蒸湘风采。

掩卷而思,我们要探索补齐旅游短板的一条新路。眼下的雨母别有一番清新脱俗之美,盎然春意也时时在提醒着我们花开堪折,莫负东君。市委、市政府发出了“补齐旅游经济短板”的号召,让我们不能不对这块衡阳市区面积最大、生态最佳、保护最好的景区思忖再三:天赋蒸湘的财富地,何尝不是叩问发展的责任书?出水芙蓉的自然美,也盼精心雕饰的好思路!历史文化是一地一方的灵魂,也是一个地方综合竞争力的体现。挖掘蒸湘雨母的厚重文化,正当其时;加快雨母景区的提质建设,正应其势。短板如何补齐,文化如何挖掘,建设如何推动……这幅无限可能的蓝图,正等待着我们用智慧和汗水去绘就!

山高水深各异方,兼长合是数蒸湘。我们相信,乘着市委、市政府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打造文化旅游名城的东风,雨母风景区建设必将迎来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愿此书成为大家钟情雨母、关爱蒸湘的又一个媒介,请大家共同为蒸湘发展集思广益——携手雨母,与春天同行!

是为序。

衡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周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