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祖帝喾繁盛的子嗣后裔

福祖帝喾繁盛的子嗣后裔

帝喾之所以被尊为“福祖”,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有非常繁盛的后世子孙。

据中华伏羲研究会副会长杨东晨综合有关资料,认为帝喾合计大概有12位妃子,生23个儿子,女儿数目不详,儿子数在上古帝王中仅次于黄帝,黄帝有25个儿子。帝喾不但自己很了不起,他的妃子、儿女中也有不少知名人士。载于史籍、比较有名的帝喾的家属有四妃四子一女:

帝喾像

1.帝喾正妃姜嫄,生儿子为周族始祖弃;

2.次妃简狄,生儿子为商族先祖契;

3.三妃庆都,生儿子为帝尧;

4.四妃常仪,生儿子为帝挚;

5.帝喾比较有名的女儿是被南方少数民族奉为祖先的帝女。

在上古帝王中,帝喾一脉最为人丁兴旺。特别是商朝、周朝、汉朝,是帝喾后裔繁衍发展的高峰。这段时期正是中华姓氏产生发展的黄金时期,所以在中华姓氏中帝喾后裔姓氏分支繁多。据考证,帝喾一脉中,子契繁衍400多个姓氏,子后稷繁衍1000多个姓氏,子尧繁衍60多个姓氏,帝喾后裔繁衍出来的古今姓氏有据可查的合计达1500多个。所以帝喾又被誉为“华夏千姓始祖”。据统计,当今全国300个大姓,帝喾后裔有王、刘、杨、周、吴等131种,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3%,可以说“帝喾后裔遍天下”。这是帝喾与女娲、炎帝、黄帝、颛顼并称为中华五大人文始祖的重要原因。

“树高千尺,叶落归根。”姓氏是标志家族系统、表明血缘关系的符号,也就是人的根。寻根谒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

近几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海内外华人的寻根活动一直没有中断过。来大陆寻根问祖团体所涉及的姓氏已经超过100个,囊括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和几乎所有大姓。这些活动表面上是一种文化或血缘上的认同现象,实质上却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种直观表现。这种寻根所寻找的是炎黄子孙共同的民族文化之根,由此也将带来姓氏文化的进一步繁荣。这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经贸往来,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雨母山帝喾祠,作为供奉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帝喾的祠庙,从舜帝时期算起,已有几千年历史,其独特的人文价值还可以充分挖掘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