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谷之神”后稷
后稷,原名弃,周族始祖,帝喾正妃姜嫄所生。
姜嫄是一位极贤淑而美丽的伟大女性,《诗经·鲁颂·閟宫》曰:“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无灾无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福。”
《史记·周本纪》载:“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嫄。姜嫄为帝喾元妃。姜嫄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嫄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

后稷像
姜嫄的娘家有邰氏是姜姓炎帝之后。姜嫄因为踩了巨人的脚印,生下儿子弃。她觉得不吉利,于是把孩子丢在偏僻的小巷子里。可能还是放心不下,她就躲在一边观察,发现牛马经过小孩的时候,都纷纷躲开而不去踩踏他。她又想把小孩丢到树林中,刚好碰到树林里有很多人,就只好走开。后来又把小孩丢在结了冰的河面上。这时,天空中飞来许多鸟儿,用翅膀盖住小孩,为他取暖。姜嫄觉得这个小孩太神了,不敢再丢了,就把他留下来抚养长大。因为刚开始想把孩子丢弃掉,所以就为小孩取名叫弃。这就是“姜嫄三弃周祖”的故事。
《史记·周本纪》又载:“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弃在小时候,喜欢种植树﹑菽、麻。所谓菽,就是豆类,而麻呢,其实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苎麻,是一种谷物,那时候是人们的主食之一。弃成人后,喜欢研究耕作和农业,善于种植谷物庄稼,能够根据土地的特点来选择适宜的作物,人们都跟着他学。后来,尧帝任命弃为农师,弃将他的耕作方法向全国推广,天下都得到了他的好处,功劳很大。
舜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弃的后代逐渐兴旺,后来周文王、周武王建立了周朝,周族人尊弃为始祖。
因为弃对农业有杰出贡献,获尊为“百谷之神”,所以叫“后稷”。古代奉祀的“社稷之神”,社神乃土地神,稷神为农作物之神,即是后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