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吉泉水显神功
雨母山水源充沛,1994年秋省地质三队在雨母山打井发现,地下500米深处有一条阴河经过。由于雨母山地质条件较好,泉眼较多,尤其是雨母山北面的井吉泉,清澈如镜,甘洌润喉,被当地老百姓尊为“神泉”。
传说很久以前,衡阳境内发生特大旱灾,而且瘟疫流行,病死、饿死了不少人。当时坐镇衡州府的张知府心急如焚,又是安排医生义诊,组织抗旱,又是到庙里祷告求雨,真是想尽千方百计,但效果还是不好。就在一筹莫展之际,他偶然听到雨母山一带旱灾虽然较重,却几乎没有瘟疫发生。他感到非常奇怪,决定到雨母山一探究竟。

井吉泉
这天,烈日当空,张知府带着一个书童,微服私访来到了竹雅村(现为新竹村)。发现这一带真是“逆天”了:旱灾虽然也比较严重,但村里的老百姓却都很淡定,脸色也很正常,看不到一个染瘟疫的,更看不到一户外出逃荒的。
他走了快一个上午,感到口干舌燥,就来到一户村民家讨口水喝。村民热情地递给他一大瓢水,张知府喝了一口,一股甘甜沁人心脾,感觉暑意顿消、神清气爽,忍不住一口气把一大瓢水全喝光了。
“真痛快啊!这井水在哪里打的?”他问村民。
村民说:“在雨母山脚下的一口大泉眼里打的。这次多亏了这个泉眼,我们渴了,喝口泉水解渴;饿了,就用泉边的野草充饥,个个安然无恙,身体强健。在外染病的儿女回来,喝了这口泉眼的水,不几天,病都自己好了。”
张知府大喜,他让村民带着来到泉眼边,喝了喝泉水,又扯了不少野草尝尝。对中医颇有研究的他,想到了一个用泉水做药引治好瘟疫的方法。
当天下午,他一回到县衙,就安排捕快、衙役20多人,带了5辆水车,来竹雅村运水了。水一运到衡阳,他就让全城的药房用泉水熬药给灾民喝。说来奇怪,同样的药方,原来要吃五六天才能看到一些疗效,现在却只要吃上两三付就药到病除、满血复活了。治好了病的老百姓感念张知府的恩德,纷纷来到府衙拜谢张知府,万民伞、德政牌送了一大堆,还称颂他是在世神医。如果当时有网络,说不定他就是网红了。
治好了瘟疫,张知府派人来到竹雅村,拨专款修复泉眼,打成了一口井。因为这口井让老百姓“消灾解厄、逢凶化吉”,所以张知府给它取名为“井吉泉”。
据卫生部门的权威化验查明,井吉泉的泉水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有消除疲劳、调节生理机能、治疗多种慢性疾病的神奇功能。直到今天,每天都有很多衡阳市民,开着车,带着桶,到井吉泉来打水回去喝,有的还作为“礼品”送给城里的亲戚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