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乙皂的来历

王乙皂的来历

王乙皂坐落于雨母山镇幸福村王乙皂组,这里环境优美、鸟语花香、林木成荫,是休闲避暑的好地方。当地人传说,王乙皂原名王爷皂,这是怎么回事呢?

传说乾隆年间,乾隆帝南巡,带着他喜爱的弟弟弘瞻王爷,沿着京广官马大路,轻车简从,微服私访。

他们途经卡路巷驿铺,正值夜半时分,微风徐徐,突闻三两钟声,十分不解,次日便向驿铺伙计打听。伙计解释说:“这是店后古树传来的声音,每当夜半都有声音传出,特别是下雨天,不但有钟声传出,还有微光发出。”乾隆帝感到太稀奇了,又问:“为何这样?”店员忙答道:“八百多年前,有两位道士夜宿此店,谈法论道,比试道行,以‘倒栽树’为题,谁的树成活,谁的道法就高。次日,两位道士分别在驿铺周围倒栽一棵树,并约定第二年开春来这里见证成果。第二年二人如约而至,然而树却只存活一棵,倒栽卡路巷店铺后的枫树成活,便是如今这棵参天古枫树,后山倒栽的樟树未活。栽樟树的道士见状,一气之下,倒地身亡。”

乾隆听后,惊讶不已,便与弘瞻王爷一道去现场查看。当他们走进山皂,发现这里树木葱郁,风景十分幽雅,只住一户人家,宛如世外桃源。乾隆走进这户人家,此时正值中午吃饭时分,主人桌上摆满了饭菜,见有客人上门,非常热情,主动邀请进房坐,倒水泡茶,并留他们一起在家吃饭。乾隆与王爷没有拒绝。饭后,两人赞不绝口,称道“真美食也”。

回到驿铺,弘瞻王爷挥笔写下了“绝天美食”几个字,干后卷好,交与店主,并招呼不要打开,等他走后交与那户人家。乾隆与王爷走后,店主把纸卷交给了那户农户,打开一看,见落款,才知道是弘瞻王爷,所以大家就把这户人住的地方取名“王爷皂”。

“文革”时期“破四旧”,王爷皂被改名为王乙皂。

王爷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