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昭日月的帝尧

德昭日月的帝尧

传说中“五帝”中的第四位帝王,是帝喾三妃庆都所生。

《史记·五帝本纪》云:帝喾“娶陈锋(又写作丰)氏女,生放勋”。放勋,是尧帝的名。传说庆都因感应赤龙而孕,生下尧帝。尧帝是我国上古时期继黄帝之后最为杰出的一位远古帝王。13岁封于陶。15岁辅佐兄长帝挚,改封于唐地,号为陶唐氏。20岁,尧代挚为天子,定都平阳(今山东菏泽)。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后,尧老,舜代替尧执政,尧让位二十八年后死去,葬于谷林(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境内)。

唐尧塑像

尧为了管治天下,制定法度,禁止欺诈。他设置谏鼓,让普通人都能对国事发表意见;他树立谤木,鼓励百姓批评自己的过失。

史载尧之功臣九人,或说十一人,可谓人才济济。但他唯恐埋没人才,野有遗贤,所以还常常深入穷乡僻壤,到山野之间去寻查细访,求贤问道,察访政治得失,选用贤才。

帝尧任命羲和掌管天文,制定历法,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测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蒸湘区呆鹰岭镇境内的鸡窝山,原名羲和山,相传就是羲和的故墟。

《史记》说:尧帝“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能降”。接近他如太阳一般,远望他如云霞一样灿烂。富有而不骄横,高贵而不傲慢。“能明驯德,以亲九族。”

尧最为人们称道的是他不传子而传贤,不以天子之位为私有。尧在位70年,认为自己的儿子丹朱凶顽不可用,年老时将帝位禅让给德才突出的舜,留下千古佳话。因为其德昭日月,史书常以“尧天”或“尧天舜日”来比喻理想的太平盛世。帝尧去世,全国“三年不举乐,如丧考妣”,可见老百姓对他的爱戴之情。传说尧后裔刘累,为刘姓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