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心做大事”的著名爱国学者谢彬
谢彬(1887—1948),名作法,字兰桂,号晓钟,蒸湘区雨母山镇群益村人,为辛亥革命元老,中国著名爱国学者、教育家、著作家。
出身贫寒,自小受王船山民族主义思想影响,逐步树立救国救民的大志。毕业于清泉县(今衡南县)高等小学堂和衡州府中学堂。

谢彬像
他在1905年加入同盟会,次年参加由刘道一、黎尚雯等领导的衡山武装起义。武昌起义时,与衡阳同盟会员积极响应,参加游行示威,同前来镇压的军警进行英勇搏斗,手臂负伤仍战斗到底。
他于1912年由湘省府遴选,资送留美,因袁世凯窃权突变,遂改东渡东瀛,入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留日期间,结识孙中山,他立志献身革命,经常在各大报刊撰文捍卫共和,反帝讨袁。1914年,参加中华革命党。1916年,学成归国,与革命党人林烈敷等参与广东、湖南的护国战争。次年,奉孙中山之命,以大元帅府财政部特派员身份,前往新疆考察。写成30余万字的《新疆游记》,是民国以来较早介绍西北边疆政治经济、风俗民情、名胜险要的专著,并提出开发大西北、巩固国防等许多有益的建议。孙中山曾为其《新疆游记》作序,称他是一个“不立心做大官,而立心做大事”的大丈夫。大革命时期,在广州任孙中山经济顾问。1926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中将参谋部参谋长,授中将衔。抗日战争时期,协助唐生智守卫金陵。
日本投降后,他辞教育部长而出任衡阳船山中学校长。因不满国民党、三青团在校活动,提出党团退出学校的主张,并保护了许多爱国学生。谢彬1948年9月病逝于衡阳,终年61岁。程潜的悼词是“清风如是”,唐生智的挽词是“歼我民懿”。
谢彬一生追随革命,刻苦学习,博览群书,毕生著述20种,近千万言,出版14种。所著内容丰富,涉及广泛,具有独到之处。周恩来曾赞叹说:“这个人是个宝贝,他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历史、地理、教育都是个专家,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人,是一本活字典。”1987年、2007年,衡阳市两度召开纪念谢彬诞辰暨学术研讨会。

谢彬墓所刻《新疆游记·孙中山赐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