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族先祖——契
契,商族先祖,帝喾次妃简狄所生。一作卨,子姓,尊称阏伯。
据《史记·殷本纪》载:“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简狄与三姐妹一起沐浴,正好一只黑色燕子飞过,掉下一枚五色燕卵。简狄吞下,因而怀孕生下儿子契。这就是有名的“玄鸟生商”的故事。《诗经》中也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记载。

契像
《史记·殷本纪》记载:“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封于商,赐姓子氏。契兴於唐、虞、大禹之际,功业著於百姓,百姓以平。”在帝舜时期,契因为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受封于商(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赐姓子氏,成为商族人的始祖。到商汤时期,建立了商朝。
《左传》载:“陶唐氏之火正契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契在公元前2400年,传说中的尧舜时代,发明了以火纪时的历法,在管火的同时曾筑台观察星辰,以此为依据测定一年的自然变化和年成的好坏,为中国古老的天文学作出了贡献。
契在他的出生地与封地“商”(今商丘)做火正,呕心沥血,深受人民的爱戴,后人称其为阏伯,尊他为“火神”。契死后葬于封地,建有阏伯台,由于契的封号为“商”,他的墓冢也被称为“商丘”,即今商丘市的由来。
据史料记载,阏伯台被认为是华夏民族最早保存火种的地方,也称火神台。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七(阏伯的诞辰),人们都要来这里祭祀朝拜火神。祭祀活动庄严而隆重,久而久之形成规模庞大的古庙会。火神祭祀作为汉族民间信仰活动,经历几千年的沿袭变革,逐渐演变为物资交流和文化活动的盛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业的繁荣,汉族文化的进步和传承。
《左传·昭公元年》记载:“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沉,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主辰;迁实沉于大夏,主参。”就是说,阏伯和实沉两兄弟不和,真是碰不得面,一见面就天天相互打斗。到了帝尧时代,可能觉得兄弟间老这样打斗有失体统,不能再放任自流,必须管一管。于是封阏伯于商,就是今河南商丘;封实沉于参,就是今山西太原,两人一东一西,永不相见。
后来把“参商永隔”用来比喻兄弟不睦。据传阏伯为火正,因管火有功,后世敬为火神。实沉为水正,因治理黄河有功,后世颂为龙王。因此,对这两人又有视若水火难容的比喻。
像“玄鸟生商”的故事一样,以神话传说来叙述本民族起源,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中国及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有这种情况。商族原是东夷旁支,以鸟作为氏族的图腾。“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说故事,就是由夷族鸟图腾崇拜演化而来。这种图腾崇拜,作为一种古老的宗教形式,是将本氏族的产生同某一种动物或植物联系起来,认为自己的氏族与它之间存在着血缘关系,进而将它当做自己氏族的祖先或者保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