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祖庙帝喾祠

千年祖庙帝喾祠

晋代耒阳人罗含(292—372)《湘中记》(又称《湘中山水记》,是衡阳最早的文学作品):“舜南游经此立祠,每祭有云气起。”依据罗含所言,帝喾祠为舜帝南巡所立,其存在于雨母山大约4000年了。

帝喾祠位于雨母山飞来石之下、石狮子垅正上方。该祠占地3600平方米,分为前殿、后殿、观音殿、注生殿和厢房。建筑庄严典雅、工艺精美。前殿为名山洞府,帝喾塑像镇坐其中;后殿为圆通宝殿,内有由青铜铸造的千手观音。

帝喾祠

据《衡湘传》载:“古有术器作乱,辛侯(帝喾)逐之于衡阳雨母山,斩其首。后舜帝南巡,于此地建祠祀之。”相传上古颛顼帝时期(距今4300年左右),衡阳本地的部落联盟首领术器组织南方部落作乱,当时是辛侯的帝喾在雨母山将术器斩首,后来舜帝南巡,在这里建立祠庙祭祀帝喾,来宣扬帝喾的文治武功。

雨母山帝喾祠是国内现存的唯一一处供奉帝喾的祠庙,历经兴衰。有史记载、比较大的重新修葺活动有三次:一次明工部侍郎王诏的祈祠修葺;二次清朝乾隆年间,衡州清泉知县江恂组织修缮;三次1993年当地群众集资重建毁于1944年抗日战争的帝喾祠。

1993年重建帝喾祠时,当地群众曾开掘帝喾祠地宫,在其中发现唐宋钱币5000多枚,成为帝喾祠悠久历史的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