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两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之际,司马氏和曹氏的夺权斗争十分激烈、残酷,氏族中很多人为了回避矛盾尖锐的现实,往往纵酒佯狂。据《晋书》所载:有一位山阴人孔群“性嗜酒,……尝与亲友书云:‘今年田得七百石秫米,不足了曲蘖事。’”一年收了700石糯米,还不够他做酒之用。这自然是比较突出的例子,其情况可见一斑。
东晋时,穆帝永和九年(353年)王羲之与名士谢安、孙绰等在会稽山阴兰亭举行“曲水流觞”的盛会,乘着酒兴写下了千古珍品《兰亭集序》,可以说是酒文化中熠熠生辉的一页。
到了南北朝时,酒名已不再仅是区分不同酒类品种的符号,开始比较讲求艺术效果,并注入了美的想象,广告色彩也日渐浓厚。当时酒的名字有金浆(即蔗酒)、千里醉、骑蟹酒、白坠春酒、缥绞酒、桃花酒(亦称美人酒,据说喝了这种酒可“除百病、好容色”)、梨花春、驻颜酒、榴花酒、巴乡清、桑落酒等,十分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