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当今发展
1.黄酒
从清末到民国初期,黄酒美誉远播中外。1910年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上,谦豫萃、沈永和酿制的黄酒获金奖。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美国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绍兴云集信记酒坊的黄酒获金奖。1929年在杭州举办的西湖博览会上,沈永和酒坊的黄酒获金奖。1936年在浙赣特产展览会上,黄酒又获金奖。多次获奖,使黄酒身价百倍、倍受青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关心和喜爱黄酒。1952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拨款,修建黄酒中央仓库,并多次向外国友人推荐黄酒。邓小平对黄酒情有独钟,晚年时每天要喝一小杯黄酒。1995年5月,江泽民总书记亲临中国绍兴黄酒集团,品尝黄酒后对随行人员说:“记住,这种酒是最好的酒!”并嘱咐:“中国黄酒天下一绝,这种酿造技术是前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要好好保护,防止被窃取仿制。”
2.白酒
我们可以从各方面来看白酒行业的发展状况。
从白酒的质量看,1952年全国第一届评酒会评选出全国八大名酒,其中白酒4种,称为中国四大名酒。随后连续举行至第五届全国评酒会,共评出国家级名酒17种、优质酒55种;1979年全国第三届评酒会开始,将评比的酒样分为酱香、清香、浓香、米香和其他香五种,称为全国白酒五大香型,嗣后其他香发展为芝麻香、兼香、凤香、豉香和特香5种,共称为全国白酒十大香型。
从白酒产量看,1949年全国白酒产量仅为10.8万吨,至1996年发展到顶峰为801.3万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0倍。近几年来基本稳定在350万吨左右,全国注册企业达3.7万家,从业人员约几十万。
从白酒税利看,每年为国家创税利约120亿以上,仅次于烟草行业,其经济效益历来在酒类产品中名列前茅。
从白酒科技看,中央组织全国科技力量进行总结试点工作,如烟台酿酒操作法、四川糯高粱小曲法操作法、贵州茅台酿酒、泸州老窖、山西汾酒和新工艺白酒等总结试点,都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业内人士一致认为总结试点就是科研,而科研就是生产力。
从白酒工艺看,它的生产可分小曲法、大曲法、麸曲法和液态法(新工艺白酒),以传统固态发酵生产名优白酒,新工艺法为普通白酒,已占全国白酒总产量的70%。
从白酒发展看,全国酿酒行业的重点在鼓励低度的黄酒和葡萄酒,控制白酒生产总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节粮和满足消费为目标,以认真贯彻“优质、低度、多品种、低消耗、少污染和高效益”为方向。
白酒是我国世代相传的酒精饮料,通过跟踪研究和总结工作,对传统工艺进行了改进,如从作坊式操作到工业化生产,从肩挑背扛到半机械作业,从口授心传、灵活掌握到有文字资料传授。这些都使白酒工业不断得到发展与创新,提高了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这份宝贵的民族财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酒文化,使白酒行业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