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 喘
老鸹眼子酒
【药物配比】老鸹眼子即鼠李仁60g
【功能主治】止咳祛痰。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汤匙,每日3次。
【自制方法】将老鸹眼子以白酒0.5L浸泡5日备用。
【酒方来源】《山东医药》
红葵酒
【药物配比】天天果4500克 千日红花2000克
【功能主治】支气管哮喘。
【用法用量】每次10~20mL,可用开水稀释后缓缓服下,每日3次或每晚1次,也可在发病以前开始服用进行预防。
【自制方法】取天天果4.5L加60%白酒15L,千日红花2kg加60%白酒15L,将以上两药分开,置于容器内浸泡,约一个月后,压渣过滤,取以上二种澄明液合并等量加10%~15%单糖浆,装瓶密封标签即可。
【酒方来源】《新医药学杂志》
照白杜鹃酒
【药物配比】照白杜鹃(鲜叶)13.5kg 白酒(50°)15L
【功能主治】止咳化痰。用于老年慢性气管炎。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5~15mL。每日3次,饭后30分钟服用,7~10日为1疗程。
【自制方法】取照白杜鹃鲜叶13.5kg,浸于50°白酒15L,加水至60L,浸泡5日,然后制成30%照白杜鹃叶酒。
【宜忌】服药期间,不能同时服用其他治疗气管炎药或对症药物。
【酒方来源】《中药制剂汇编》
干姜酒
【药物配比】干姜末0.5两 清酒六合
【功能主治】老人冷气,逆心痛结,举动不便及感受寒邪引起的气逆喘息。
【用法用量】1次服完。
【自制方法】温酒热,即下姜末投酒中。
【酒方来源】唐·《外台秘要》、明·《医方类聚》
桑皮姜萸酒
【药物配比】桑根白皮(切)3L 生姜(切)0.5L 吴茱萸0.5L
【功能主治】疗卒上气,鸣息便欲绝。
【用法用量】1次服完。
【自制方法】上3味药切碎,用酒5L,煮3沸,去滓。
【酒方来源】唐·《外台秘要》
橘红酒
【药物配比】橘红30g 白酒500mL
【功能主治】化痰止咳。适用于慢性气管炎,哮喘等症。
【用法用量】每晚临睡前饮1小盅。
【自制方法】将橘红洗净,切成六分宽的块,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将白酒,纱布药袋放入酒瓶内盖好盖,封口,浸泡7日即成。
【酒方来源】《饮食辨录》
百部根酒
【药物配比】百部根4两
【功能主治】一切久咳、近咳。
【用法用量】每服半盏,慢火温饮,1日3次。
【自制方法】上1味,以酒1L渍之经宿。
【酒方来源】宋·《圣济总录》、明·《本草纲目》
温阳止嗽酒
【药物配比】丹参 干地黄各5两 芎 石斛 牛膝 黄芪 白术 苁蓉各4两 防风 独活 附子炮 秦艽 桂心 干姜各3两 钟乳(研)6分
【功能主治】久嗽。
【用法用量】初服2合,1日2次,渐渐加大剂量。
【自制方法】上15味切,酒3L,浸7日。
【宜忌】忌食桃李雀肉,生葱猪肉,冷水芜荑。
【酒方来源】唐·《外台秘要》
四味秦椒酒
【药物配比】秦椒(去目并闭口者,微炒出汗)50g 白芷60g 旋覆花60g肉桂25g
【功能主治】肾虚耳鸣,咳逆喘急,头目昏痛。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空腹温服一二盅。
【自制方法】上4味药,共捣碎细,置于净瓶中,用醇酒1L,浸之,封口,经5日后开取。
【宜忌】阴虚火旺者忌。
【酒方来源】《药酒验方选》
紫苏大枣酒
【药物配比】紫苏茎叶(切)1L 大枣27枚
【功能主治】降逆下气,治疗肺气上逆。
【用法用量】分2次服完。
【自制方法】上2味,用酒3L,煮取1.5L,(水煮亦得,一方加橘皮0.5两,《肘后方》无枣用橘皮)
【酒方来源】唐·《千金要方》
龟肉酒
【药物配比】生龟3枚
【功能主治】治咳嗽日久,千方不效者,及四肢拘挛,或久瘫痪不收。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生龟3枚,去肠,以水5L,煮取3L,浸曲酿林4L。
【宜忌】外感风寒咳嗽者忌服。
【酒方来源】明·《本草纲目》
按:龟肉甘咸,性平,益阴补血,适用于痨瘵骨蒸,久嗽咯血等阴虚咳嗽。外感咳嗽则不宜应用。
蜂糖鸡蛋酒
【药物配比】鲜鸡蛋0.5kg 蜂糖0.5kg 三花酒或白酒3瓶(约1.5kg)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治疗老年虚寒咳嗽。
【用法用量】每次服20~50mL,每日服2次,宜早餐后晚睡前服,一般病证以6日为一疗程。
【自制方法】在干净盆中倒入酒,将蛋清、蛋黄、蜂糖与酒充分混合均匀,再装入备好瓶中摇匀即可使用。
【宜忌】服用蜂糖鸡蛋酒不宜过量,忌喝醉。高血压、肾炎、结核,严重骨病患者及孕妇等禁用。
【酒方来源】《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8,(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