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益调养类
人参酒
【药物配比】白人参50g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通治诸虚。对低血压、神经衰弱、失眠、疲倦、心悸、短气、阳痿等症均可适用。
【用法用量】每日晚餐时饮用10~30mL。
【自制方法】上药装入细口瓶中,加60°白酒至500mL,封紧瓶口,每日振摇1次,半月后开始饮用,随饮随添加白酒约500mL。或以人参末同曲、米酿酒。
【酒方来源】明·《本草纲目》《药膳食谱集锦》
人参枸杞酒
【药物配比】人参200g 枸杞子3500g 熟地1000g 冰糖4000g 白酒100L
【功能主治】大补元气,安神固脱,滋肝明目。适用于劳伤虚损、少食倦怠、惊悸健忘、头痛眩晕、阳痿、腰膝疫痛等症。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人参去芦头,用湿布润软后切片;枸杞除去杂质,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冰糖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用文火烧至冰糖溶化,呈黄色时,趁热用纱布过滤,去渣留汁,将冰糖汁、纱布药袋等入酒内,加盖封口,浸泡10—15日,每日翻动搅拌1次,泡至人参、枸杞颜色变淡,再用纱布滤去渣,静置澄清即成。
【酒方来源】《中国药膳》
乌麻酒
【药物配比】乌麻1斗 无灰酒5斗
【功能主治】除风气,令人充悦强壮。
【用法用量】随性饮之,不令至醉。
【自制方法】乌麻投水中,掠去浮者,取1斗,9蒸9曝令香,以木杵臼捣碎,用疏生绢袋盛之,令极宽转,即结袋头,又以细绳子接系袋处,悬于瓮中,下无灰酒5斗,以新盆盖覆瓮,其盆底上,钻一小窍,引出系袋绳头,又系于小横木子上,用泥固封,莫使气泄,每日六七次引挽其绳,令药汁于酒中,满七日药成,乃开瓮举袋,沥汁令尽,冬温夏冷。
【酒方来源】宋·《太平圣惠方》
八珍酒
【药物配比】当归(全用,酒洗)3两 南芎1两 白芍(煨)2两 生地黄(酒洗)4两 人参(去芦)1两 白术(去芦,炒)3两 白茯苓(去皮)2两 粉草(炙)1.5两 五加皮(酒洗、晒干)8两 小肥红枣(去核)4两核桃肉4两
【功能主治】和气血,养脏腑,调脾胃,解宿酲,强精神,悦颜色,助劳倦,补诸虚。
【用法用量】温饮,每日3次,每次一二小盏。
【自制方法】上药切片,共装入绢袋内,用好糯米酒40斤煮二炷香,埋净土中5日夜,取出过37日即可服用。
【酒方来源】明·《万病回春》
归圆酒
【药物配比】甘菊花8两 杞子1斤 当归8两 龙眼肉3斤
【功能主治】补益。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火酒3斤,酒酿10斤,泡21日用。
【酒方来源】清·《种福堂公选良方》
仙灵固精酒
【药物配比】淫羊藿(去毛边,羯羊油炒黑)4两 金樱子(去子)1斤 牛膝1两 归身 川芎1两 巴戟1两 菟丝子2两 小茴香(炒)1两 故纸(炒)2两 官桂1两 杜仲(姜炒)1两 沉香5钱
【功能主治】壮阳固精,健筋骨,补精髓,广嗣延年,中年以后血气不足者,宜服;并治下元痼冷,腰膝无力,阳道不举,梦泄遗精。
【用法用量】随性饮服。
【自制方法】用好火酒20斤,绢袋盛药,悬胆煮三炷香,放土内埋3日,80小瓶以泥封口。
【宜忌】阴虚火旺者慎用。
【酒方来源】清·《奇方类编》
五加杞皮酒
——原名“五加皮酒”
【药物配比】五加皮 枸杞白皮各1斗
【功能主治】治虚劳不足。
【用法用量】任性饮服。
【自制方法】上2药切细,用水一石五斗煮七斗,分取4斗,浸曲1斗,其余3斗用以拌饭,下米多少如常酿法,候熟,压取汁即可。
【宜忌】禁房事。
【酒方来源】唐·《千金要方》
山芋酒
【药物配比】山药1斤 酥油3两 莲肉3两 冰片半分
【功能主治】养生保健。
【用法用量】每次以酒1壶,投药1丸,加热服。
【自制方法】上药同研,制成丸。
【酒方来源】明·《饮馔服食笺》
万寿药酒
【药物配比】红枣2斤 石菖蒲1两 川郁金1两 全当归2两 五加皮 陈皮 茯神 牛膝 麦冬各1两 红花5钱
【功能主治】延年益寿。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用烧酒24斤,绢袋盛药入坛内,煮一炷香,入土数日,退火取饮。
【酒方来源】清《奇方类编》
延寿瓮头春
【药物配比】天门冬30g 破故纸30g 肉苁蓉30g 粉甘草30g 牛膝30g 杜仲30g 制附子15g 川椒30g 以上八味,制为末,待用 淫羊藿(以羯羊脂500g拌炒)500g 头红花500g 白芍30g 生地黄60g 苍术120g 熟地黄60g 白茯苓120g 甘菊花30g 五加皮120g 地骨皮120g 当归120g 以上12味,切开,用绢袋装好备用 缩砂仁15g 白豆蔻15g 木香15g 丁香15g 以上4味,制为末,待用
【功能主治】温肾壮阳,滋阴养血,理气健脾,强筋壮骨。适用于肾阳虚损、气血不足引起的腰膝冷痛、痿弱无力、阳痿遗精、精液清冷、婚后无嗣、小便频数、妇女经血不调、带下清稀、周身疲乏、精神不振、食少腹胀、胃脘冷痛等症。
【用法用量】每日视个人情况,酌饮一二杯。
【自制方法】取糯米二斗淘净,浸24小时,再用水淘1次后,上锅蒸为糜,取出晾冷,用细曲末2kg及上述天门冬等8味药加入糯米糜中,调匀。
将上述装有淫羊藿等12味药的绢袋,置于缸底,再将已调好曲、药的糯米糜置于缸内,压住绢袋,拍实。
投入好酒20L,封固酒缸7日,榨出澄清酒精液,注于酒坛中。加入砂仁等4味药物,再封固酒坛,隔水加热1.5小时,取出,埋于土中3日后,即可使用。
【宜忌】阴虚有热、素体阳盛者忌服。另外应该注意附子含有乌头碱,有剧毒,应用制过的熟附子,并应掌握好用量,以保证用药安全。
【酒方来源】明·《寿世保元》
杞圆药酒
【药物配比】牛膝90g 杜仲90g 五加皮90g 枸杞子120g 桂圆肉120g 大枣500g 大生地120g 归身120g 红花30g 白糖1kg 蜂蜜1kg 甘草30g 银花90g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强壮筋骨、活血养神。适用于肝肾精血不足、腰膝少力,或筋骨不利、头晕、目暗、心悸、失眠等症。
【用法用量】每日饮一盅,不可过量饮用。
【自制方法】以水煎药取浓汁,再兑入酒7.5L,也可按一般热浸法制取。
【酒方来源】清·《元汇医镜》
按:该方因药平和,体质偏于肝肾虚弱者,无明显症状,也可使用。
羊不吃草酒
【药物配比】羊不吃草
【功能主治】补益,治一切风血,治诸疾。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上药浸酒。
【酒方来源】明·《普济方》
羊羔酒
【药物配比】嫩肥羊肉7斤 杏仁1斤 木香1两
【功能主治】大补元气,健脾胃,益腰肾。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用米1石,如常浸蒸,羊肉、杏仁加入曲14两,同煮烂,连汁拌米,放入木香同酿,勿犯水,10日熟。
【酒方来源】明·《本草纲目》
延寿酒
【药物配比】黄精30g 苍术30g 天门冬20g 松叶40g 枸杞子30g
【功能主治】补虚延年,主疗体倦乏力,饮食减少,头晕目眩,腰膝不利。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空腹温饮一二杯。
【自制方法】上5味药,均捣碎,置瓶中,醇酒1.5kg,浸7日后开取,去渣备用。也可以水3硕,共药煮1日,酿酒。
【酒方来源】汉·《华氏中藏经》
延寿获嗣酒
【药物配比】生地12两 覆盆子 山药 芡实 茯神 柏子仁 沙苑 萸肉肉苁蓉 麦冬 牛膝各4两 鹿茸1对 龙眼肉半斤 核桃肉半斤
【功能主治】添精益髓,乌须明目,聪耳延年,补真阴。凡男女或素性弱不耐风寒劳役,或思虑太过,致耗气血,或半身不遂,手足痿痹,或精元虚冷,久而不孕,及孕而多女,或频堕胎均可服用。
【用法用量】每晚男女各饮四五杯,勿令醉。
【自制方法】上药用烧酒50斤,无灰酒20斤,白酒10斤,同入缸内,重汤煮七炷香,埋土七日取起,勿令泄气。
【宜忌】忌房事月余。
【酒方来源】清·《惠直堂经验方》
参茸酒
【药物配比】人参60g 鹿茸30g 防风3g 鳖甲3g 萆薢3g 羌活3g,川牛膝3g 独活3g 杜仲3g 白术3g 玉竹3g 当归5g 秦艽6g 红花6g 枸杞子6g 丁香2g
【功能主治】温阳益气,育阴和血,祛风除湿。
【用法用量】每次一小盅,每日一二次。
【自制方法】用多年储存的陈烧酒10L,将药料入酒内封固,存数年,将药料溏出,加入冰糖12g,烧酒1L,兑后使用。
【酒方来源】《清太医院配方》
地黄枸杞酒
——原名“在黄醴”
【药物配比】大熟地(晒干)8两 枸杞(用肥极者,烘澡以去润气)4两沉香(或用白檀3钱也可)1钱
【功能主治】治男女精血不足,营卫不充。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上药1料,可用高度烧酒10倍浸之,不必煮,仅浸10日后,服完又用酒六七斤,浸半月再用。
【酒方来源】清·《成方切用》
扶衰仙凤酒
【药物配比】肥线鸡1只 生姜4两 胶枣0.5斤
【功能主治】治男女小儿诸虚百损,五劳七伤,瘦怯无力及妇人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将鸡、酒连姜、枣空腹随意饮服。
【自制方法】将鸡用绳吊死,褪去毛、屎不用,切成四大块,再入姜、枣,用好酒五六壶,共3味装入一大坛内,将泥封固坛口,重汤煮1日,凉水拔去火毒。
【酒方来源】明·《万病回春》
虎骨健身养心酒
——原名“虎骨酒”
【药物配比】虎胫骨(酥炙)1两 黄耆(剉) 桔梗(炒) 酸枣仁(炒) 茯神(去木) 羌活(去芦) 石菖蒲 远志(去心) 芎 牛膝(酒浸1宿,切,焙) 熟地黄(焙) 萆薢 苁蓉(酒浸1宿,切,焙) 附子(生去皮、脐,以新汲水浸半日,又破作2片,换水浸1日,焙干) 石斛(去根)各1两防风(去叉) 羚羊角(镑)各0.5两
【功能主治】补养肝肾,调顺血气,补虚排邪,理腰膝风痹,皮肤麻木或重着,步履艰难,久服去健忘,益心气,清头目,定神魂。
【用法用量】每次温饮1盏,每日2次,服尽,再添酒5L浸。
【自制方法】上药剉细,以生绢袋盛,入醇酒1斗浸之,密封瓶口,春夏3日,秋冬7日。
【酒方来源】宋·《圣济总录》
宜男酒
【药物配比】全当归60g 茯神60g 枸杞子60g 川牛膝60g 杜仲60g 桂圆肉60g 核桃肉60g 葡萄干60g
【功能主治】益精血,补肝肾,强筋骨,安心神。适用于肝肾亏虚,精血不足所致的月经不调、婚后不孕之症。
【用法用量】早、晚各服二盅。
【自制方法】上药制成粗末,装入绢袋,悬于瓷坛内,以无灰酒5L浸泡,封固,隔水加热半小时后,取出瓷坛埋土中,7日后取起使用。
【宜忌】饮酒期间忌房事或避孕。
【酒方来源】清·《同寿录》
首乌酒
【药物配比】制首乌150g 生地黄150g 白酒5L
【功能主治】补益肝肾,调和气血。适用于肝肾阴虚,神经衰弱、腰膝疫软。
【用法用量】适量温服。
【自制方法】将首乌择净杂质,洗净,用温水闷软,切成约三分见方的丁,生地黄淘洗后切成薄片,晾干水气,首乌、生地黄放入酒坛内,再将白酒缓缓倒入酒坛内,搅匀后,封严坛口。每隔3日开坛搅拌1次,10~15日后即可开坛,滤去药渣。
【酒方来源】《中国药膳》
枸杞桂心酒
——原名“枸杞酒”
【药物配比】枸杞根(切)120斤 干地黄末2.5斤 桂心 干姜 泽泻 蜀椒末各1L 商陆末2L
【功能主治】强身祛病。
【用法用量】早晨空腹服0.5L。
【自制方法】枸杞根加水4石,煮1日1夜,取清汁1石,浸曲,如家常酿酒法,酒熟取清汁,用绢袋盛地黄、桂心、干姜、泽泻、蜀椒末、商陆末,放入酒底,塞紧口,埋入地里3尺,压紧土21日开取。
【酒方来源】唐·《千金要方》
神仙枸杞子酒
【药物配比】枸杞子(干者捣碎)5L 生地黄(切)3L 大麻子(捣碎)5L
【功能主治】虚羸黄瘦,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先蒸熟麻子,摊去热气,加入地黄、枸杞子相和,放入生绢袋中,以无灰清酒5斗浸药,密封,春夏浸7日,秋冬浸27日,取服。
【酒方来源】宋·《太平圣惠方》
保命延寿烧酒
【药物配比】人参 当归 白茯苓 乌药 杏仁 砂仁 川乌 草乌 何首乌五加皮 枸杞子 牛膝 杜仲 肉桂 苍术各五钱 肉苁蓉 破故纸 甘草各1两 木香 枳壳 干姜 虎骨(酥炙) 香附 白芷 厚朴 陈皮 白术 川芎 麻黄 独活 羌活 川椒(去合口、目) 白芍 生地 熟地 天冬(去心) 麦冬(去心) 防风 荆芥 五味子 小茴香 细辛 沉香 白蔻各3钱 枣肉2两 真蜜1斤 核桃仁4两 真酥油半斤 天麻3钱 生姜4两
【功能主治】和脾胃,养丹田,强壮筋骨,益精补髓,聪耳明目,定五脏,安魂魄,润肌肤,和容颜,强阴壮阳,能除万病。
【用法用量】常饮一二杯。
【自制方法】上药除酥蜜二味,各精制,称足装入绢袋中,入无水高烧酒40斤,同酥蜜入坛中,将坛口密封严固,桑柴文武火烧炷香,大锅中水冷取出,埋阴地3日出火毒。
【酒方来源】明·《仁术便览》
钟乳石斛酒
——原名“钟乳酒”
【药物组成】钟乳(碎,绵裹) 石斛 苁蓉各五两 附子 甘菊花3两
【功能主治】通顺血脉,极补下元,治虚损。
【用法用量】每日2次,每次服2合,渐增至1升。
【自制方法】上药切细剉以清酒3斗,浸。
【酒方来源】唐·《千金要方》
钟乳黄芪酒
——原名“钟乳酒浸方”
【药物配比】钟乳粉3两 黄芪(判) 牛膝(去苗) 石斛(去根节)防风(去芦头)各2两 熟干地黄5两
【功能主治】补养五脏,坚固筋骨,补益精髓。治疗虚劳不足。
【用法用量】每日于饭前温饮一小盏。
【自制方法】上药细剉,都用生绢袋盛,以酒3斗,浸3日。
【酒方来源】宋·《太平圣惠方》
通草酒
【药物配比】通草子
【功能主治】续五脏气,通十二经脉,利三焦。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制备方法】 上药煎汁,同曲、米酿酒。
【酒方来源】明·《本草纲目》
健步酒
【药物配比】生羊肠(洗净,晾燥)1具 龙眼肉 沙苑蒺藜(隔纸微焙)生薏苡仁(淘净,晒燥) 仙灵脾(以铜刀去边毛) 真仙茅各4两
【功能主治】健步温阳。下部虚寒者宜服。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上共6味,用滴花烧酒20斤,浸37日。
【酒方来源】清·《随息居饮食谱》
益智酒
【药物配比】益智仁
【功能主治】补肾。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上药为末,用好酒浸两宿,去药渣。
【宜忌】舌红口渴,阴虚火旺或因热而患遗滑崩带者忌服。
【酒方来源】明·《普济方》
健阳酒
【药物配比】当归9g 枸杞子9g 破故纸9g
【功能主治】补肾助阳,温益精血。适用于肾阳虚及精血不足,腰痛、遗精、头晕、视力下降等症。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上药切片,用净布袋装好,用1L好烧酒浸泡,容器封固,隔水加热半小时,取出容器静置24小时,次日即可饮用。
【酒方来源】清·《同寿录》
秘传三意酒
【药物配比】枸杞子500g 生地黄500g 大麻子300g
【功能主治】滋阴补血,清热生津,润肠活血。适用于阴虚血少,头晕口于,大便偏于燥等。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将上述药物制为饮片,以绢袋盛,白酒3.5L浸泡7日以上,过滤。
【酒方来源】明·《松崖医经》
菊花酒
【药物配比】菊花8两 五加皮8两 甘草4两 生地黄(切)1斤 秦艽(去苗)4两 枸杞根8两 白术8两
【功能主治】补虚损不足,治八风十二痹。
【用法用量】任性饮服。
【自制方法】上药捣碎,用水3硕,煮至1硕,用槽床压取汁,用糯米1石炊熟,细曲1斤捣碎,拌匀,放入瓮中,密封7日即可。
【酒方来源】宋·《太平圣惠方》
女贞子酒
【药物配比】女贞子250g
【功能主治】适用于阴虚内热,腰膝疫软,头晕目眩,须发早白。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空腹饮一二小杯。
【自制方法】上药切碎,置于净瓶中,用醇酒0.75L浸之,封口,经5日后开口,滤渣备用。
【酒方来源】明·《本草纲目》
女贞皮酒
【药物配比】女贞皮
【功能主治】补虚健腰膝。
【用法用量】适量煮服。
【自制方法】上药切片,浸酒。
【酒方来源】明·《普济方》
天门冬酒
【药物配比】天门冬30斤 糯米1斗 细曲7斤
【功能主治】补五脏,调六腑,和血脉,令人无病,延年轻身,齿落更生,发白更黑。
【用法用量】每日饮3杯,常令酒气相接,勿令大醉。
【自制方法】天门冬去心,捣碎,以水2石,煮汁1石;糯米炊熟,细曲10斤,3味相拌,入瓮,密封37日,候熟压取汁。
【宜忌】慎生冷,酢滑、鸡、猪、鱼、蒜,特忌鲤鱼,也忌油腻。
【酒方来源】宋·《太平圣惠方》
黄精酒
【药物配比】黄精(细切)5斤 糯米(淘净,与黄精同炊为饭)5斗 曲末7.5斤
【功能主治】补益延年。
【用法用量】每日温饮一二盏。
【自制方法】上药取曲末,候饭冷相和,入瓮中,如常造酒法,待熟压取酒汁。
【酒方来源】明·《普济方》
滋阴百补药酒
【药物配比】熟地90g 生地90g 制首乌90g 枸杞子90g 沙苑子90g 鹿角胶90g 当归75g 胡桃肉75g 桂圆肉75g 肉苁蓉60g 白芍药60g 人参60g 牛膝60g 白术60g 玉竹60g 龟版胶60g 白菊花60g 五加皮60g 黄芪45g 锁阳45g 杜仲45g 地骨皮45g 丹皮45g 知母45g 黄柏30g 肉桂30g
【功能主治】调补阴阳,益精健骨,养血补气。适用于阴虚阳弱、气血不足、筋骨痿弱引起的劳热(自觉午后发热)、形瘦、食少、腰疫腿软等症状。体质偏于阴阳两弱者适宜饮用,有健身作用。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随量热饮。
【自制方法】上药判碎,以绢袋装好,用适量热酒冲入,坛口密封,浸15日后可用。
【酒方来源】清·《林氏活人录汇编》
磁石石斛酒
——原名“磁石酒”
【药物配比】磁石 石斛 泽泻 防风各5两 杜仲 桂心各4两 天雄 桑寄生 天门冬 黄芪各2(3)两 石楠2两 狗脊8两
【功能主治】治体虚骨节冷痛,阴下疥。
【用法用量】每服3合,渐加至5合,每日2服。
【自制方法】上药切细,用酒4斗,浸渍。
【酒方来源】唐·《千金要方》
苍耳延龄酒
——原名“苍耳酒”
【药物配比】苍耳一大斛 生地黄五大升 牛膝根(剉)三大升 丹参二大升 天门冬二大升 杏仁(去皮、尖)一大升 荆根若子二大升 松叶五大升枸杞根五大升 大麻子一大斗 甘菊花一升
【功能主治】预防疾病,延龄轻身。
【用法用量】每次服5合,每日二三次。常年酿酒,每年三月服。
【自制方法】苍耳六月以后收取,晒干,至九月剉一大斛,水三斛,煮取四斗,渍二大斗曲三度,总以米一大斛,渍3日,如常酿酒法,将息酸之,酒熟服之。若虚弱羸瘦人,无问男女,用水三大石,别煮牛膝根、丹参、松叶子,取六大斗,并苍耳汁总一石,渍五斗曲,用米二石五斗,分四次酸;杏仁末,入第一酸饭中;生地黄捣如泥,入第二酸饭中;天门冬蒸熟剥去皮,捣如泥,入第三荕饭中;大麻子捣碎,入第四筋中;头风者,加甘菊花浸第五荕糟中,搅之,酒熟即得。
【宜忌】忌毒鱼肉、鲤鱼、芜荑。
【酒方来源】明·《普济方》
补心酒
【药物配比】麦冬(去心)2两 柏子仁(去油)1两 白茯神1两 当归身1两 龙眼肉1两 生地1.5钱
【功能主治】补益。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上药绢袋盛,入无灰酒10斤,坛内浸7日。连坛煮也可。
【酒方来源】清·《奇方类编》
壮元酒
【药物配比】天雄(生,去皮、脐) 白蔹各3两 茵芋(去粗茎)1两 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 羊踯躅各0.5L 乌头(生,去皮、脐) 附子(生,去皮、脐) 干姜各2两
【功能主治】益精气,通血脉,除风湿,明耳目,悦颜色,年高者服用后,50日力倍气充,100日致神明,如30岁时,力能引弩,疾在腰膝者此酒悉治。
【用法用量】一日3次,每服方寸匕,以知为度。
【自制方法】上8味药,细判,用酒3斗浸,春夏浸5日,秋冬浸7日,去滓。
【宜忌】本方乌头、附子、天雄、茵芋、羊踯躅等均属辛温有毒药,故只能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并不宜多服、久服。
【酒方来源】宋·《圣济总录》
复方红宝酒
【药物配比】枸杞果 绞股蓝 生姜等为主
【功能主治】抗衰老,延年益寿。
【用法用量】每日服50mL,分3次于饭后30分钟服,服30日。
【自制方法】上药由38°白酒制成药酒。
【酒方来源】《中国中医药科技》
乌杞蝎精酒
【药物配比】首乌 枸杞 全蝎 山药 大枣等多味中药
【功能主治】补气健脾,养血和营,活血化瘀。治疗面色苍白,头目眩晕,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四肢麻木等症候。
【用法用量】适量饮用。
【自制方法】上药加35°曲酒制成药酒。
【酒方来源】《中草药》
复方海马药酒
【药物配比】海马 海龙 海蛇 蛇鞭 鹿鞭等组成
【功能主治】补肾壮阳,舒筋活络,补益神气,并可增强运动强度和耐力。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上药制成酒剂。
【酒方来源】《中国海洋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