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年益寿的药酒
神仙延寿酒
【药物配比】生地黄、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当归、川牛膝、杜仲、小茴香、巴戟天、枸杞子、肉苁蓉各60克 补骨脂、砂仁、白术、远志各30克 人参、木香、石菖蒲、柏子仁各15克 川芎、白芍、茯苓各60克黄柏90克 知母60克 白酒30升
【制法与服法】将前24味捣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水加热1.5小时,取出容器,埋入土中3日以去火毒,静置待用。口服。每次服10~15毫升,日服1~2次。
【功效】滋阴助阳,益气活血,清虚热,安神志。适用于气血虚弱,阴阳两亏夹有虚热而出现的腰酸腿软、乏力、气短、头晕目暗、食少消瘦、心悸失眠等症。
延龄酒
【药物配比】枸杞子240克 龙眼肉120克 当归60克 炒白术30克 大黑豆100克 白酒5000~7000毫升
【制法与服法】将前4味捣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另将黑豆炒至香,趁热投入酒中,密封,浸泡10天后,过滤去渣即成。口服。每次服10毫升,日服2次。
【功效】养血健脾,延缓衰老。适用于精血不足,脾虚湿困所致的头晕、心悸、睡眠不安、目视不明、食少困倦、筋骨关节不利等症;或身体虚弱、面色不华。平素偏于精血不足、脾气不健者,虽无明显症状,宜常服,具有保健延年的作用。
首乌酒
【药物配比】制首乌、熟地各30克 当归15克 白酒1000毫升
【制法与服法】将上药切碎,以纱布袋装好,浸于酒中,容器封固,半月后可开启使用。每日饮10~15毫升。
【功效】适用于肝肾不足,精亏血少引起的头晕耳鸣、腰酸、须发早白等症。
合和酒
【药物配比】甜杏仁60克 花生油40毫升 地黄汁150毫升 大枣30克 生姜汁40毫升 蜂蜜60毫升 白酒1500毫升
【制法与服法】将生姜汁同白酒、花生油搅匀。倒入瓷坛内;将蜂蜜重炼,将捣烂成泥的杏仁、去核的大枣,同蜂蜜一齐趁热装入瓷坛内,置文火上煮沸;将地黄汁倒入冷却后的药液中,密封,置阴凉干燥处,7日后开封,过滤,备用。口服。每日早、中、晚饮服,以不醉为度。
【功效】补脾益气,调中和胃,养阴生津,强身益寿。适用于脾胃不和、气机不舒、食欲不振、肺燥干咳、肠燥便秘等。
草还丹酒
【药物配比】石菖蒲、补骨脂、熟地黄、远志、地骨皮、牛膝各30克 白酒500毫升
【制法与服法】将前6味共研细末,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5天后即可饮用。口服。每次空腹服10毫升,每日早、午各服1次。
【功效】理气活血,聪耳明目,轻身延年,安神益智。适用于老年人五脏不足、精神恍惚、耳聋耳鸣、少寐多梦、食欲不振等症。
菊花酒
【药物配比】菊花、生地黄、枸杞根各2500克 糯米35千克 酒曲适量
【制法与服法】将前3味加水50千克煮至减半,备用;糯米浸泡,沥干,蒸饭,待温,同酒曲(先压细)、药汁同拌令匀,入瓮瓶密封,候熟澄清备用。口服。每次温服10毫升,日服3次。
【功效】壮筋骨,补精髓,清虚热。适用于年老体弱者,可延年益寿。
却老酒
【药物配比】甘菊花、麦门冬、枸杞子、焦白术、石菖蒲、远志各60克 白茯苓70克 人参30克 肉桂25克 何首乌50克 熟地黄60克 白酒2000毫升
【制法与服法】将前11味共制为粗末,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后,过滤去渣即成。口服。每次空腹温服10毫升,日服2~3次。
【功效】益肾健脾,养血驻颜。适用于精血不足、身体衰弱、容颜无华、毛发憔悴。
地黄年青酒
【药物配比】熟地黄100克 万年青150克 黑桑葚120克 黑芝麻60克 怀山药200克 南烛子、花椒各30克 白果15克 巨胜子45克 好酒2升
【制法与服法】上药共捣细,用白布包贮,置于净器中,注酒浸之,7日后去渣备用。每次空腹温饮1~2杯,每日早、晚各1次。
【功效】适用于肝肾亏损,须发早白、视听下降、未老先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