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 病
磁石酒
【药物配比】故铁30斤 磁石1斤
【功能主治】治30年久聋。
【用法用量】饮取醉,用绵裹磁石纳耳中,覆头卧,酒醒去磁石即瘥。
【自制方法】用故铁30斤,水7斗,浸3宿取汁,曲酿米7斗,如常造酒法,候熟,取磁石1斤,研末浸酒中3日即成。
【酒方来源】唐·《千金要方》、明·《普济方》
磁石木通酒
——原名“磁石酒”
【药物配比】磁石(捣碎,绵裹)0.5两 木通 菖蒲(米泔浸1两日,切焙)各半斤
【功能主治】治肾虚耳聋耳鸣,耳内如有风水声。
【用法用量】每饮3合,1日2次。
【自制方法】上药切细,绢囊盛,用酒1斗浸,寒7日,暑3日。
【酒方来源】宋·《圣济总录》、明·《本草纲目》
石英磁石酒
【药物配比】白石英(碎如大麻粒) 磁石(火煅令赤,醋淬,如此5次捣)各5两
【功能主治】益精髓,保神守中,治风湿周痹,肢节疼痛,不可动抬,行动无力,耳聋及肾脏虚损。
【用法用量】每服二三盏,不计时,随时温服,常令体中微有酒气,将尽再添酒。
【自制方法】上药捣筛,生绢囊贮,以酒1L,浸五六日。
【酒方来源】宋·《圣济总录》
蔓荆子酒
【药物配比】蔓荆子1L
【功能主治】头风头痛,耳聋。
【用法用量】温服3合,每日3服。
【自制方法】上药为末,绢袋盛,以酒一半浸7宿即成。
【宜忌】血虚有火之头痛、目眩及胃虚者慎服。
【酒方来源】唐·《外台秘要》
聪耳酒
【药物配比】鸡矢白(熬尽黄色)0.5L 乌豆(熬令爆声绝)一长
【功能主治】耳聋。
【用法用量】适量温服。
【自制方法】上2味,先取无灰酒2L,及热沃之良久,滤去渣。
【酒方来源】唐·《外台秘要》
栝蒌根酒
【药物配比】栝萎根30斤
【功能主治】治二三年耳聋,产后无乳。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上药切细,水煮,用平常酿酒法酿酒或栝楼根1L,酒4L,煮3沸,去渣,分3次服。
【宜忌】脾胃虚寒、大便滑泄者慎服。
【酒方来源】唐·《千金方》、明·《普济方》
大豆疗聋酒
——原名“大豆酒方”
【药物配比】大豆(拣)1L 鸡屎白(捣,炒)0.5L
【功能主治】耳聋,产后腰背反折,四肢不遂,男子一切风。
【用法用量】分3次温服,厚衣盖取汗。
【自制方法】上2味,先炒大豆声绝,入鸡屎白,取酒3L,沃之,良久去渣。
【酒方来源】宋·《圣济总录》、唐·《千金要方》
苍耳愈聋酒
——原名“苍耳酒”
【药物配比】苍耳(净拣) 防风(去杈) 恶实(炒)各3两 独活(去芦头) 木通各3(2)两 生地黄(洗)3两 人参1(3)两 薏苡仁3(2)两 黄芪3两 桂(去粗皮)1.5两 白茯苓(去黑皮)2.5两
【功能主治】治肾间风热、骨痛耳聋,及肾中实邪。
【用法用量】空腹饮服,初服每次一盏,每日二次,以后量性加至二三盏。
【自制方法】上药切细,用酒1斗,浸7宿。
【酒方来源】宋·《圣济总录》
牡荆愈聋酒
【药物配比】牡荆子2L
【功能主治】耳聋。
【用法用量】任性服尽。
【自制方法】上药切碎,酒3L。
【酒方来源】唐·《千金要方》
〔附〕 《本草纲目》用牡荆子(炒热)0.5斤,入酒1盏,煎1沸,热服,治疗小肠疝气。
磁石山萸酒方
——原名“磁石浸酒”
【药物配比】磁石(捣碎,水淘去赤汁)5两 山茱萸2两 木通1两 防风(去芦头)1两 薯蓣1两 菖蒲1两 远志(去心)1两 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 蔓荆子1两 甘菊花1两 细辛1两 肉桂(去粗皮)1两 干姜(炮裂,制)1两 白茯苓1两 熟干地黄3两
【功能主治】治风邪入脑,或入于耳,久而不散,缠络壅塞,不能宣利,使人耳中倥倥闹,耳聋不闻人语声,或作眩晕。
【用法用量】每日适量饮服,以瘥为度。
【自制方法】上药细剉拌和,用生绢袋盛,以酒3斗浸,经7日即可。
【酒方来源】宋·《太平圣惠方》
泡酒方
【药物配比】鲜石菖蒲20g 鲜木瓜20g 桑寄生30g 小茴香10g 九月菊20g
【功能主治】眩晕,耳鸣,阳虚恶风,消化不良,行走无力。
【用法用量】每日早晨温饮一小盅。
【自制方法】上5味,用纱袋储,悬于净器中,用烧酒1.5L浸之,经7日取用。
【酒方来源】《药酒验方选》
黄连滴耳酒
——原名“黄连酒”
【药物配比】雅川连9g 冰片0.5g 高粱酒100mL
【功能主治】化脓性中耳炎。
【用法用量】按常规滴入少许双氧水清洗并擦干耳道后,用已消毒的塑料眼药瓶吸药液滴入耳道,每日2次,每次一二滴。
【自制方法】将原药拣净杂质装入瓶内,然后加入高粱酒浸泡7日,过滤后再加入冰片即可使用。
【宜忌】本法用于单纯性中耳炎,一般连续用药3~5日即见效,用药后一般无不良反应,个别患儿稍有刺激感,但片刻即消失。
【酒方来源】《云南中医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