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打损伤

跌打损伤

化瘀止痛酒

【药物配比】丹皮30g 肉桂30g 桃仁30g 生地黄汁250mL 白酒0.5L

【功能主治】通经化瘀,止痛。跌打损伤,瘀血在腹。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10~20mL,空腹温饮。或不拘时饮。

【自制方法】将桃仁、丹皮、肉桂共捣为细末,与生地黄汁和酒同煎数十沸,取下候冷,过滤去渣,收储备用。

【宜忌】孕妇忌饮此酒。

【酒方来源】《验方新编》

石松浸酒

【药物配比】石松100g 白酒1L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舒筋活络,除湿祛积。风寒湿痹,关节酸痛,皮肤麻木,四肢软弱,水肿,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每日1次,每次饮30~50mL。

【自制方法】取石松,拣净杂质,筛去灰屑,切段,置入净器中,入白酒浸泡,封口,14日后开启,过滤后即可饮用。

【酒方来源】《生草药性备要》

苏木行瘀酒

【药物配比】苏木70g 白酒0.5L

【功能主治】行血祛瘀,止痛消肿。跌打损伤,肿痛。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饮1份,空心温饮。

【自制方法】将苏木捣成碎末,与水、酒各500mL同置于锅中,上火煎取500mL,候温,过滤去渣,分作3份。

【宜忌】孕妇忌饮此酒。

【酒方来源】《民间单验方选编》

复方红花药酒

【药物配比】红花100g 当归50g 赤芍50g 桂皮50g 40%食用酒精适量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温经通络。跌打扭伤,经闭腹痛。

【用法用量】每日3~4次,每次服10~20mL。也可外用涂擦跌打扭伤未破之患处。

【自制方法】将药干燥捣为粗末,用40%食用酒精1L,与药一起置净器中浸泡10—15天,密封,开启后过滤,补充一些溶剂续浸药渣,密封,3—5天后开启,滤过,添加酒至1L,装瓶备用。

【酒方来源】《中药制剂汇编》

复方红花苏木酒

【药物配比】红花500g 苏木2.5kg 两背针(皮)2.5kg 50%食用乙醇7.5L 高粱酒7.5L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消肿止痛。跌打损伤引起的瘀血肿痛。

【用法用量】每日2次,每次服20~30mL。外用适量,擦患部至有灼热感。

【自制方法】将药置净器中,入食用乙醇、高粱酒浸泡,密封,15天后开启,滤过去渣,装瓶备用。

【宜忌】孕妇、有内出血者忌服。

【酒方来源】《中药制剂汇编》

桃仁生地酒

【药物配比】桃仁30g 生地黄汁500mL 白酒0.5L

【功能主治】疏通脉络,活血祛瘀。跌仆损伤经脉。

【用法用量】每次温饮10~15mL,不拘时服。

【自制方法】先将桃仁去皮尖,捣成膏状,备用,再将地黄汁与白酒入锅中煮煎令沸,下桃仁膏再煎数沸,候温,过滤去渣备用。

【宜忌】孕妇忌饮此酒。

【酒方来源】《圣济总录》

穿山龙药酒

【药物配比】穿山龙200g 50%食用乙醇500mL 粮食酒0.5L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止痛。跌打损伤、扭腰岔气、风湿症等。

【用法用量】每日2次,每次服30mL。

【自制方法】将穿山龙洗净,切成片,用白纱布袋盛之,置净器中,加食用乙醇、粮食酒浸泡,密封,15天后开启,滤过,室温下静置48小时,再过滤,装瓶备用。

【酒方来源】《中药制剂汇编》

续筋接骨酒

【药物配比】透骨草10g 大黄10g 当归10g 白芍药10g 丹皮6g 生地15g 土狗10个 土虱30个 红花10g 自然铜末3g 白酒0.35L

【功能主治】接骨续筋,止痛。跌伤,打伤。

【用法用量】每日用1份药酒送服自然铜末1g。

【自制方法】以上10味,除自然铜外,均捣为粗末,用好酒350mL煎取一半,候温,过滤去渣,分作3份。

【宜忌】孕妇忌饮此酒。

【酒方来源】《民间验方》

跌打风湿酒

【药物配比】勒党根46g 小颗蔷薇根46g 山花椒根24g 三花酒(50°)0.5L

【功能主治】散风祛湿,活血止痛。急性扭挫伤、风湿性关节炎、腰部劳损。

【用法用量】急性扭挫伤:口服,首次100mL,以后为每次饮50mL,每日2次。同时适量外擦。

风湿性关节痛、腰部劳损,晚睡时服100mL,或每日2次,每次50mL,120天为1疗程,病重者可连服1~2个疗程。出现咽喉燥热,停药数天后可继续服用。

【自制方法】将药洗净,捣碎,置净器中,入酒浸渍,密封,15日后开启,滤过澄清装瓶备用。

【酒方来源】《医药科技资料》,广西壮族自治区医药研究所,1972年

跌打损伤酒

【药物配比】柴胡12g 续断6g 当归12g 马钱子(去毛)6g 川芎12g 骨碎补(去毛)6g 黄芩6g 红花4g 桃仁6g 三棱4g 五灵脂6g 乳香(醋制)3g 赤芍6g 苏木6g 白酒65°1L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消肿止痛。跌打损伤,瘀血凝滞,肿痛不消,筋络不舒。

【用法用量】每日2次;每次服30~60mL。也可外用涂擦患处。

【自制方法】将药共研为粗末,混匀,装入棉布袋内宽扎,与白酒共入罐内,密封浸泡,30天后开启,去掉药袋,澄清滤过,装瓶备用。

【酒方来源】《中药制剂汇编》

风伤擦剂

【药物配比】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生半夏、川红花、川芎、当归尾各15克,桃仁、白芷、木瓜、乳香、没药、威灵仙各20克,川椒12克,肉桂10克,泽兰15克,樟脑粉20克,冬青油适量,75%酒精1500毫升。

【制法与服法】将前16味共研为粗末,置容器中,加入75%酒精,密封,浸泡1个月后开封,再加入樟脑粉,冬青油搅拌溶化,贮瓶备用。外用。每取此药酒适量涂擦患处,日涂擦3~4次。

【功效】活血散瘀,消肿止痛。适用于跌打损伤、筋肉肿痛。

活血酒

【药物配比】当归、川芎各15克,白芷、桃仁、红花、丹皮、乳香、没药各9克,泽泻12克,苏木12克,白酒1500~2000毫升。

【制法与服法】将前10味捣为粗末,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后,过滤去渣,即成。口服。每次服10~15毫升,日服3次。

【功效】活血止痛,逐瘀消肿。适用于跌打损伤。

追风活络酒

【药物配比】红曲、紫草、独活、红花、天麻、补骨脂(盐制)、血竭、川芎、乳香、没药、秦艽各20克,当归、防风各30克,木瓜、杜仲(盐制)、牛膝、北刘寄奴、制草乌、土鳖虫、白芷各10克,麻黄30克,白糖800克,白酒1500毫升。

【制法与服法】将前21味,除红曲、紫草外,血竭、乳香、没药共研成细末,过筛混匀,余16味酌予碎断。上药各药与白酒、白糖同置罐内,于水浴中加热煮沸后,再入缸中,密封,浸泡30天后,滤取酒液,残渣压榨后回收残液中的酒液,合并滤过,贮瓶备用。

【功效】追风散寒,舒筋活络。适用于受风受寒、四肢麻木、关节疼痛、风湿麻痹、伤筋动骨等症。

跌打风湿药酒

【药物配比】五加皮50克,红花、生地黄、当归、怀牛膝、栀子、泽兰各40克,骨碎补、宽筋藤、千斤拔、枫荷桂、羊耳菊、海风藤各80克,细辛、桂枝、陈皮、苍术、木香各30克,莪术、甘草各50克,九里香、过江龙各160克,麻黄20克,白酒16000毫升。

【制法与服法】将前23味捣为粗末,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30天后,过滤去渣,即得。口服。每次服15毫升,日服2次。亦可外用,涂擦患处。

【功效】祛风除湿,活血散瘀。适用于跌打损伤、风湿骨痛、风寒湿痹、积瘀肿痛等。

复方红花酊

【药物配比】乳香、没药各27克,五加皮、川乌、草乌、川红花、木通、伸筋草、桃仁、威灵仙、当归、川续断各63克,40%乙醇4000毫升。

【制法与服法】将前12味捣碎,置容器中,分2次加入40%乙醇,密封,浸泡,第1次用乙醇2000毫升浸泡4天,过滤;第2次药渣用乙醇2000毫升浸泡3天,过滤。合并两次滤液,静置即得。浓度为20%。外用。取此药酒揉擦患处,日擦1~2次。

【功效】散瘀消肿。适用于跌打损伤。

续筋接骨酒

【药物配比】透骨草,大黄、当归、赤芍、红花各10克,丹皮6克,生地15克,土狗(槌碎)10个,土虱30个,自然铜末3克,白酒350毫升。

【制法与服法】将前10味除自然铜末外全部粗碎,用白酒煎至减半,去渣,分做3份,备用。口服。每日服用1份,并送服自然铜末1克。

【功效】接骨续筋,止痛。适用于跌打损伤及骨折。

闪挫止痛酒

【药物配比】当归6克,川芎3克,红花1.8克,茜草、威灵仙各1.5克,白酒适量。

【制法与服法】将上药加适量白酒煎服。以不醉为度,其渣外用敷伤处。

【功效】适用于闪挫伤,包括皮下组织、肌肉、肌腱、筋膜、关节囊、韧带(腱鞘、滑液囊、椎间盘纤维环、关节软骨盘)、血管、周围神经等组织,受伤后发生肿胀、疼痛、功能活动障碍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