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 气

脚 气

香豉酒

【药物配比】豉1L

【功能主治】治脚气冲心,兼治瘴毒脚气,利腰脚,除湿痹,去心神烦闷,岭南民间常服,极效。

【用法用量】随性多少饮之,觉利多,即少服。

【自制方法】上药以酒3L,浸3日。

【酒方来源】唐·《外台秘要》、明·《普济方》

大麻子酒

【药物配比】大麻子(研碎)1L

【功能主治】疗脚气上,脚肿,小腹痹,兼疗头风,补益。

【用法用量】随性温服。

【自制方法】清酒3L渍3日。

【酒方来源】唐·《外台秘要》

大金牙酒

【药物配比】金牙一斤 侧子 附子 天雄 人参 苁蓉 茯苓 当归 防风 黄芪 薯蓣 细辛 桂心 萆薢 萎蕤 白芷 桔梗 黄芩 远志 牡荆子芎 地骨皮 五加皮 杜仲 厚朴 枳实 白术各3两 独活半斤 茵芋 石楠狗脊各3两 牛膝 丹参各3两 磁石10两 薏苡仁 麦门冬各1L 生石斛8两 蒴鐾4两 生地黄(切)2L

【功能主治】治瘴疠毒气中入,风冷湿痹,口面歪斜,半身不遂,手足拘挛,历节肿痛,甚者小腹不仁,名目脚气。

【用法用量】每次温服1合,每日四五次,夜1次。

【自制方法】上药切细,用酒8斗,浸7日。

【酒方来源】唐·《千金要方》

孔子蘖酒

【药物配比】孔子蘖1斤 石斛5两

【功能主治】治脚气。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上药以酒2斗浸。

【酒方来源】明·《普济方》

乌药酒

【药物配比】土乌药(即矮樟树根)

【功能主治】治脚气发动,乡村无处问药,特此效。

【用法用量】温服,一服即安。

【自制方法】取土乌药如萝卜者,干漉布揩净,用瓷片刮屑,收于瓷器内,以好酒1L,浸1宿,麝香入少许尤妙。

【宜忌】无麝香,则多服数服后,得溏泄,病去。

【酒方来源】明·《普济方》

牛膝丹参酒

【药物配比】牛膝 丹参 薏苡仁(炒) 生干地黄各0.5斤 五加皮 白术各5两 侧子(炮裂,去皮脐) 萆薢 赤茯苓 防风(去芦)各4两 独活石斛(去根)各六两 茵芋(用嫩叶) 桂 天雄(炮去皮脐)人参 石楠叶(炙)各3两细(去苗叶) 升麻各3两 磁石(煅,酒淬7次)1斤 生姜5两

【功能主治】治脚气,入冬即苦脚痹弱,或筋骨痛,不能屈伸,皮肤痛痹不仁,手脚指节肿,满闷,或四肢肿,腰胫直。

【用法用量】空腹温饮半盏,每日5次。不饮酒者,频频少服,以知为度。

【自制方法】上药剉碎如小豆大,用绢袋盛,以无灰酒5斗,浸7日,密封勿令通气。

【酒方来源】宋·《圣济总录》

生地黄酒

【药物配比】生干地黄1斤 杉木节5两 牛蒡根(去皮)1斤 丹参3两 牛膝(去苗)5两 大麻仁0.5斤 防风(去芦头)3分 独活3两 地骨皮3两

【功能主治】脚气,肿满,烦疼少力。

【用法用量】食前,随性温服。

【自制方法】上药,剉,用生绢袋盛,以酒3斛,浸六七日。

【酒方来源】宋·《太平圣惠方》

白杨皮酒

【药物配比】白杨皮(白者佳,不要近肪墓者,用东南西北离地三尺者)1.5斤

【功能主治】治风毒脚气,手足拘挛。

【用法用量】饮量以入酒性量多少服之,每日服五六次,常令酒力相续,以差为度。

【自制方法】上药去皮细剉,熬令黄赤,以清酒一斗放入不津器中渍之,密封头,勿令泄气,冬月27日,春夏17日,开取。

【酒方来源】宋·《圣济总录》

松液酒

【药物配比】松液1斤

【功能主治】治一切风痹脚气。

【用法用量】饮服适量。

【自制方法】于大松下掘坑,置瓮承取松液1斤,酿糯米5斤,取酒。

【酒方来源】明·《本草纲目》

松节浸酒

【药物配比】肥松节1斤 生干地黄3两 桂心1两 丹参2两 萆薢2两 大麻仁(别捣)1L 牛膝(去苗)3两 生牛蒡根(去皮)3两

【功能主治】治风毒脚气,痹挛掣痛。

【用法用量】每于饭前温服一中盏。

【自制方法】上药细剀,用生绢袋盛好酒2斗,于瓷瓶中盛,密封,浸5日夜。

【酒方来源】宋·《太平圣惠方》

钟乳丹参酒

——原名“钟乳酒”

【药物配比】钟乳8两 丹参6两 石斛 杜仲各5两 芎 当归各4两 附子 桂心 天门冬5两 牛膝 防风 黄芪 秦艽 干姜各3两 山茱萸 薏苡仁各1L

【功能主治】治风虚劳损,脚气疼痛,消瘦拘挛,弱不能行。

【用法用量】每日2次,初服3合,逐渐增加,以知为度。

【自制方法】上药切细,清酒3斗,浸3日。

【酒方来源】唐·《千金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