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眩晕
延年薯蓣酒
【药物配比】薯蓣 白术 五味子(碎) 丹参各8两 防风10两 山茱萸(碎)2L 人参2两 生姜(屑)6两
【功能主治】主头晕不能食,补益气力。
【用法用量】每次温服七合,每日2次,逐渐增加剂量。
【自制方法】上8味药切细,以绢袋盛。酒二斗5L浸五日。
【宜忌】忌桃李、雀肉等。
【酒方来源】唐·《外台秘要》、明·《普济方》
独活风眩酒
【药物配比】独活6两 枳实3两,一方用松实 石膏 蒴鏊各4两
【功能主治】疗风眩翻倒不定。
【用法用量】1次服完,以药渣熨头覆眠取汗,觉冷,又内铛炒令热,熨之。
【自制方法】上药4味切细,以清酒8L,煮取4L即可。
【酒方来源】唐·《千金要方》
复方蔓荆子酒
【药物配比】蔓荆子120g 菊花60g 川芎40g 防风60g 薄荷60g
【功能主治】风热性头痛,头昏、偏头痛。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饮15mL,渐加至20mL。
【自制方法】上5味药,共捣碎,用黄酒1L浸于净瓶中,经7日后,开封,去渣备用。
【酒方来源】《药酒验方选》
大豆蚕沙酒
【药物配比】大豆150g 云茯苓126g 蚕沙126g
【功能主治】头痛烦热,肌疫体重,身痒,背强口噤及女子产后风湿。
【用法用量】每日5~7次,每次温饮一二小杯,微出汗则佳。
【自制方法】以上3味,将后2味碎细,置净瓶中,用黄酒1.5L浸之,另炒大豆,令声断,急投入酒中,封口,经7日后开封,去渣备用。
【宜忌】避风寒。
【酒方来源】《药酒验方选》
白菊花酒
【药物配比】白菊花
【功能主治】主男子妇人,久患头风眩闷,头发干落,胸中痰结,每风发,即头旋眼昏暗,不觉欲倒者,是其候也。民间用于治疗肝热型高血压眩晕症。
【用法用量】空腹饮适量,每日3次,常令酒气相续为佳。
【自制方法】春末夏初,收软苗,阴干捣末,合无灰酒即可。又秋八月合花收,曝干,切取三大斤,用生绢袋囊盛,储三大斗酒中,经7日即可。
【酒方来源】明·《普济方》
桑枝姜桂酒
【药物配比】桑根白皮0.5两 干姜2两 桂心5寸 大枣20枚
【功能主治】治同房后妇人头痛,欲呕心闷。
【用法用量】分2次服完,不令汗出。
【自制方法】上4味药切细,以酒一斗,煮取3L,去渣即得。
【酒方来源】唐·《千金要方》
松花酒
【药物配比】松花半合
【功能主治】轻身疗病,治头旋脑皮肿痹。
【用法用量】每次空腹温饮五合,晚饭前再服。
【自制方法】上药,春三月取五六寸如鼠尾者,不计多少,蒸细切1L,用生绢袋盛,以酒3L,浸5日。
【酒方来源】宋·《太平圣惠方》
独活桂心酒
【药物配比】独活 桂心各5两
【功能主治】治眩晕,肌肤畏寒,外感病先兆。
【用法用量】每次服五合,每日3次渐加至1L。
【自制方法】上2味药切细,用酒3L浸,在火边炙,使酒暖。
【宜忌】忌生葱。
【酒方来源】唐·《外台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