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腿疼痛
痛灵酒
【药物配比】生川乌50g 生草乌50g 田三七25g 马钱子25g
【功能主治】散风活血,舒筋活络,用于慢性腰腿痛。
【用法用量】内服每次10mL,每日3次,10日为一疗程。
【自制方法】将生川乌、生草乌洗净切片晒干,以蜂蜜250g煎煮。马钱子去毛,用植物油炸。田三七捣碎,再混合加水煎煮2次,第1次加水1000mL,浓缩到300mL,第2次加水1000mL,浓缩到200mL,2次共取液500mL,加市售白酒500mL即成。
【酒方来源】《中药制剂汇编》
首乌苡仁酒
【药物配比】生薏苡仁20g 制首乌180g
【功能主治】肾虚风寒腰痛。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各1次,1次约2酒盅。
【自制方法】上药共浸泡于白酒中,蜡封瓶口,置阴凉处15日,去渣备用。
【酒方来源】《浙江中医杂志》
狗脊煮酒
【药物配比】狗脊去毛 丹参 黄芪 萆薢 牛膝(去苗) 芎 独活(去芦头)各1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1枚
【功能主治】治腰痛强直,不能舒展。
【用法用量】温服1盏,不拘时。
【自制方法】上药如麻豆大,用酒1斗浸,放入瓶中密封,重汤煮3小时取出。
【酒方来源】宋·《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
杜仲乌头酒
【药物配比】杜仲(炙)8两 干地黄4两 当归 乌头(去皮) 芎各2两
【功能主治】腕伤腰痛。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上5味药切细,酒一斗2L浸。
【酒方来源】唐·《千金翼方》
杜仲细辛酒
【药物配比】杜仲0.5斤 丹参0.5斤 芎5两 桂心4两 细辛2两
【功能主治】疗突然腰痛。
【用法用量】随多少饮服。
【自制方法】上药切细,用酒1斗,浸5宿。
【宜忌】忌生葱、生菜。
【酒方来源】唐·《外台秘要》、明·《普济方》
杜仲羌活酒
【药物配比】杜仲(去粗皮切炒) 干姜(炮) 萆薢 羌活(去芦头)天雄(炮裂去皮脐) 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 桂(去粗皮) 芎芎防风(去叉) 秦艽(去苗土) 甘草(炙)各1两 细辛(去苗叶) 五加皮 石斛(去根) 续断地骨皮(洗)各3分 桔梗1.5两
【功能主治】肾虚冷或感寒湿,腰脚冷痹或为疼痛。
【用法用量】每日温一盏服,不拘时,常使如醉。
【自制方法】上药17味,各细判,用酒1斗,瓷瓶内浸密封,以重汤煮4小时,取出候冷开封。
【酒方来源】宋·《圣济总录》
杜仲当归酒
【药物配比】杜仲(去粗皮,炙微黄) 蛇床子 当归 芎 干姜(炮裂)秦艽(去苗) 附子(炮裂去皮脐) 石斛(去根) 桂心 细辛 茵芋 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 天雄(炮裂,去皮脐) 防风(去芦头) 独活以上各2两
【功能主治】风冷,腰脚疼痛,屈伸不得。
【用法用量】每日温饮一小盏,常令醺醺。
【自制方法】上药细剉,以生绢袋盛,用好酒3斛,放入瓷瓶中浸7日后开。
【酒方来源】唐·《千金翼方》、宋·《太平圣惠方》
杜仲山芋酒
【药物配比】天雄(去生皮脐) 白蔹3两 山芋(去紫茎)2两 蜀椒(去目合口者,去汗炒) 羊踯躅0.5两 乌头(去生皮脐) 附子(去生皮脐) 姜2两
【功能主治】益精神、通血脉、除风湿,明耳目,光悦颜色,年高者服酒50日,力倍气充,百日至,神明如30岁时,力能引弩。疾在腰膝者,此酒悉治。
【用法用量】初次服半合,渐加至3合。
【自制方法】上药均细剀,以酒3斗渍之,春夏5日,秋冬7日,去药渣。
【宜忌】有舌红口燥,大便干结等阴虚火旺患者忌用。
【酒方来源】唐·《千金翼方》、宋·《太平圣惠方》
虎骨羊角酒
【药物配比】酥制虎骨60g 黄羊角屑60g 芍药片60g 白酒100g
【功能主治】益肾强骨,祛风止痛,主治肾气不充,风侵筋骨而引起臀、胫疼痛等症。
【用法用量】每日空腹服食1次,每次1小盅。
【自制方法】将酥制虎骨,黄羊角屑,芍药片,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袋,将白酒、纱布药袋放入酒瓶内盖好盖,封口,浸泡10日即成。
【酒方来源】《中国药膳》
黑豆地黄酒
【药物配比】黑豆(炒令熟)5合 熟干地黄3两 杜仲(去粗皮,炙微黄)2两 枸杞子 羌活各1两 牛膝(去苗)3两 仙灵脾3分 当归1两 石斛(去根)2两 侧子(炮裂去皮脐)2两 茵芋2两 白茯苓2两 防风(去芦头)3两 川椒(去目皮闭口者,微炒出汗)2两 桂心1两 芎 白术各3分 五加皮1两 酸枣仁(微炒)1两
【功能主治】治风湿腰腿痛,元气虚衰。
【用法用量】食前温服一中盏。
【自制方法】上药细判,用生绢袋盛,以酒2斗浸,密封7日后即成。
【酒方来源】宋·《太平圣惠方》、明·《普济方》
腰痛酒
【药物配比】杜仲15g 破故纸9g 苍术9g 鹿角霜9g
【功能主治】温肾散寒,除风利湿。用于风湿腰痛,远年腰痛。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二酒杯,早晚各1次,连服7日。
【自制方法】将上药研成粗粉,加入白酒0.5L,浸泡七日,过滤去渣即成。
【酒方来源】《中药制剂汇编》
强肾活血酒
【药物配比】杜仲8两 独活4两 干地黄4两 当归4两 丹参4两 芎4两
【功能主治】强肾活血,疗腰膝髀连腿脚疼酸。
【用法用量】初服2合,1日3服,以知为度。
【自制方法】上药切,以绢袋盛,以清酒2斗,渍5宿。
【宜忌】忌芜荑。
【酒方来源】唐·《外台秘要》
萆蔛浸酒方
【药物配比】萆薢 牛膝(去苗) 石斛(去根) 熟干地黄(各3两) 防风(去芦头) 独活 川芎 山茱萸 当归 酸枣仁(微炒) 桂心(微炒)各2两 火麻仁5两
【功能主治】治腰脚风毒,攻注疼痛。
【用法用量】每日三五次,温服一盏,常令醺醺,勿至大醉。
【自制方法】上药判细,用生绢袋盛,用好酒2斗,浸于瓷瓶中,密封7日后开取。
【酒方来源】宋·《太平圣惠方》、明·《普济方》
海桐羌活酒
【药物配比】海桐皮2两 牛膝 川芎 羌活 地骨皮各1两 甘草0.5两 薏苡仁2两 生地黄0.5斤
【功能主治】治腰膝痛。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上药用酒浸。
【酒方来源】明·《普济方》
虎骨酒
【药物配比】虎骨1具及胫骨2茎
【功能主治】治腰脚疼痛挛痹,不及屈伸,及腿膝冷麻。
【用法用量】空腹晚温饮,随意多少。
【自制方法】上药炙酥黄捶碎,用无灰酒3斗浸,密封7日。
【酒方来源】唐·《千金要方》、《外台秘要》,明·《本草纲目》、《普济方》
杜仲牛膝酒
——原名“杜仲酒”
【药物配比】杜仲(去粗皮,炙判)2两 独活(去芦头)0.5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 牛膝(去苗)1两 仙灵脾3分
【功能主治】治伤寒后体虚,元脏挟风冷,腰膝疼痛,行走不得。
【用法用量】每次温服三二合,每日3服,未愈,再浸服。
【自制方法】上药剉细,用生绢袋盛,浸酒5L,密封口7日。
【酒方来源】明·《普济方》
牛膝枣仁酒
【药物配比】牛膝(去苗) 菖蒲 酸枣仁(微炒) 芎石斛(去根) 仙灵脾 赤箭 虎胫骨(涂酥,炙微黄) 桂心附子(炮裂,去皮脐) 萆薢以上各3两
【功能主治】腰脚疼痛,皮肤不仁,筋脉挛急。
【用法用量】每次温饮一盏,常令醺醺不得大醉,酒尽更添,当药味淡即换之。
【自制方法】上药,细剉,以生绢袋盛,用好酒2斛,于瓷瓶中浸,密封。
【宜忌】忌生冷毒滑物。
【酒方来源】宋·《太平圣惠方》
补益黄芪酒
【药物配比】黄芪(剀)1两 萆薢(判)1.5两 防风(去芦头)1.5两 牛膝(去苗)2两 桂心1两 石斛(去根)2两 杜仲(去粗皮炙微黄)1.5两 肉苁蓉(酒浸一宿刮去皱,炙干)2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 山茱萸1两 石楠1两 白茯苓1两
【功能主治】虚劳膝冷。
【用法用量】饭前温服一小盏。
【自制方法】上药,判细绢袋盛,用酒2斛,放在瓷瓶中浸,密封瓶头,候3日后即可服用。
【酒方来源】宋·《太平圣惠方》
石斛牛膝酒
【药物配比】石斛(去根) 牛膝(去苗)各5两 五加皮 羌活 防风(去芦头) 海桐皮 木香 桂心 芎 甘菊花 川椒(去目及闭口者)以上各2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 天麻各3两 虎胫骨(酥涂,炙令微黄)5两
【功能主治】治风冷气攻腰脚,行走无力。
【用法用量】每日3次,温饮1小盏,每取1盏,即添1盏,直候药味稍薄,即更换之。
【自制方法】上药细判,生绢袋盛,用好酒3斗,放入瓷瓮,用蜜封头,经浸7日后开取。
【酒方来源】宋·《太平圣惠方》
补益黄芪浸酒
【药物配比】黄芪(去芦头)2两 萆薢 防风(去叉) 芎 牛膝(去苗)各1.5两 独活(去芦头) 山茱萸各1两 五味子1两
【功能主治】虚劳手足逆冷,脚膝疼痛。
【用法用量】每日空腹温服半盏。
【自制方法】上8味细判,用生绢袋贮,用好酒2斗浸,秋冬五日,春夏3日。
【酒方来源】宋·《圣济总录》
五加皮虎骨浸酒
【药物配比】五加皮3两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 独活1分 地骨皮2两 防风(去芦头)1两 丹参1.5两 熟干地黄3两 牛膝(去苗)2两 乌喙(炮裂,去皮脐)2两 干姜(炮裂判)1两 石楠叶2两 虎胫骨(涂酥,炙微黄)5两
【功能主治】风毒气攻腰脚,连骨髓,日夜疼痛。
【用法用量】每日3~5次,温饮一小盏,常令醺醺,以差为度。
【自制方法】上药细剉,以生绢袋盛,用清酒2斛,浸瓷瓶中,密封7日后开。
【酒方来源】宋·《太平圣惠方》
牛膝羚羊酒
【药物配比】牛膝(去苗) 虎胫骨(酥,炙黄) 羚羊角(镑屑)枳壳(去瓤麸炒)1两
【功能主治】治风冷伤腰,筋骨疼痛,不可屈伸。
【用法用量】温服1盏,不拘时,常令酒力相续。
【自制方法】上4味,到如麻豆大,用酒5L,装入瓶中密封,重汤煮3小时,取出放冷。
【酒方来源】宋·《圣济总录》
五加壮腰酒
【药物配比】五加皮2.5两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 独活1.5两 乌喙(炮裂,去皮脐)1.5两 干姜(炮裂)1.5两 石楠1.5两 丹参2两 防风(去芦头)2两 白术2两 地骨皮2两 芎2两 猪椒根2两 干熟地黄3两 牛膝3两 虎胫骨(涂酥,炙令黄)5两 枸杞子2两 秦艽2两
【功能主治】风湿腰痛,痛连胫中,及骨髓疼痛。
【用法用量】饭前温饮一中盏。
【自制方法】上药细剉,用生绢袋盛,清酒2斛渍之,密封7日开。
【酒方来源】宋·《太平圣惠方》
牛蒡杜仲酒
【药物配比】牛蒡子(微炒)3两 茵芋3分 白茯苓1.5两 杜仲1两 石斛(去根)2两 枸杞子2两 牛膝(去苗)2两 侧子(炮裂去皮脐)2两 干姜(炮裂)0.5两 大豆(炒熟)2合 川椒(去目及闭口煮,微炒出汗)1.5两 大麻子1合
【功能主治】治风湿留注腰间疼痛,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饭前温服一小盏。
【自制方法】上药切细,以生绢袋盛瓷瓶中,以好酒2斗浸,密封7日后开。
【酒方来源】宋·《太平圣惠方》
健枫肉桂酒
【药物配比】千年健10g 钻地枫10g 肉桂9g
【功能主治】祛风湿,壮筋骨,止痛消肿,治疗腰腿痛。
【用法用量】每晚喝二小盅,连服15日。
【自制方法】将上3味药混合浸入500mL54°以上的白酒中,常温下放置1个月。
【酒方来源】《中国中医药科技》
乌头黄芪酒
【药物配比】制川草乌各20g 广地龙50g 生黄芪60g 红花15g 寻骨风伸筋草各20g 全当归 五加皮各60g
【功能主治】温经通络、搜风利湿和扶正固表。治疗急慢性坐骨神经痛。
【用法用量】每次服药酒10~15mL,每日早晚各1次。
【自制方法】上药以白米酒1500mL,将9味药物同时浸泡5日即成。
【酒方来源】《中医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