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工作都可以分解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18 世纪下半叶至19 世纪中叶,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劳动生产率因此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其实在工业革命之前,就已经有了提升劳动生产率的方法了。
该方法即“Manufacture”,翻译过来叫作“工场手工业”。这是一种资本雇用劳动者的生产形式。在这种生产形式下,产品的制造过程不是由一个人来完成的,而是被分解为许多道工序,由很多人一起完成,从而提升产品的生产效率。
其本质为,先对工作进行分解,再将其整合。
将这一方法应用于个人的工作当中,工作效率也能得到提高。
一项工作其实是由很多环节构成的。
以邮件为例,如果把这项工作记录成“回复从客户那里收到的邮件”,我们会认为这就只是“一项”工作。可实际上,其中隐藏着如下多个环节。
1.打开邮箱;
2.阅读邮件;
3.思考回信的内容;
4.如有必要,修改邮件的主题名;
5.输入正文;
6.发送邮件。
推出商品、制作网页等需要长期耗时才能完成的工作更是如此。邮件回复是一项耗时较少的工作,5 分钟左右即可完成,即便遇到时间跨度大的工作,我们也可以将其分解为若干个环节。对每个小环节,再像对待回复邮件一样进行细分。
或许有人会觉得把工作分解成一个个步骤太过烦琐,但在理想情况下,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对所有工作都进行细化分解。
特别需要分解的是一些重复性高的工作,比如制作每日工作总结、核算经费等。
这是因为这类工作的步骤已经印刻到了我们的头脑当中,因此,我们可以比较轻松地列出其中的每一个环节。而且工作的重复性越高,效果就越显著。
此外,我们不需要纠结于一些细节问题,比如“究竟要把一项工作分解到何种程度”。只要先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始实践就好。
读到这里,可能会有很多人产生这样的疑问:“现在我明白要对工作进行分解了,可这么做究竟有什么用呢?”
我在之前也曾讲到,通过把工作分割成一些小的模块,可以把自己从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的陷阱当中解放出来,帮助我们顺利地给工作划分优先等级,在完成核心工作的同时顺带处理掉一些琐碎工作。
此外,分解工作还可以帮助我们辨别出工作中的哪些环节其实是不必要的,从而创造出更多可利用的时间。但若想达到这样的效果,还需要一个过程,那就是“对分解之后的工作进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