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则九:不要对明天的自己抱有期待

准则九:不要对明天的自己抱有期待

身体不舒服,不知为何就是提不起精神去工作。这种情况下,工作总是不能按计划推进。

人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并不是一直稳定的,因此在工作当中,我们有时会感到“心不在焉”。

这种时候,或许很多人都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今天是不行了,明天再做吧。”然而事实上,这种想法十分危险。

我们为什么应当警惕这种“明天再做”的思想呢?

确实,把工作推到明天能让今天的自己轻松一些。

可到了明天,要接手这份工作的人还是我们自己。大家心里应该也都明白,第二天,我们仍必须直面这项工作。

我们的工作能力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骤然提升,因此,第二天的工作状态也不会与今天有什么明显区别。

而且,在第二天等着我们的,不仅有今天没做完的工作,还有本应在明天处理的工作以及一些新工作。因此,第二天的工作紧张程度可能更甚于今日。

如果我们总是这样,期待明天的自己能有所改变,把拖延变成工作中的一种常态,就会导致我们的工作量像滚雪球一般增长。我们每天都会疲于应付工作,而当某项工作出现问题时,我们就不得不加班、熬夜,或是牺牲休息日去处理它。

于是,我们的身体状况会变得越来越差……最终,我们将陷入永无休止的恶性循环当中。

如果你在工作时存在这种倾向,请试着养成习惯,不要再把今天能做完的事拖到明天处理了。

话虽如此,可当我们真的特别不舒服、无论如何都不能集中精力去工作的时候,又当如何做呢?

这种情况下,我们则应当优先考虑:“该如何使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回归到平时的状态。”听到这里,你或许会觉得我的话自相矛盾了,但实际上,这种做法是切实可行的。

首先,我们需要整理清楚:今、明两天之内,我们到底需要完成哪些工作。之后,再从当中筛选出即使身体状态不好,也能够正常处理的工作(比如一些简单的事务性工作)。我们要做的,就是先把这类工作解决掉,然后早点结束这一天的工作,利用剩下的时间来养精蓄锐。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的身体状态能够得到有效调节。至于剩下的工作,明天再处理就好。

只是,这时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一点,那就是两天之后(第三天)的情况。

为了调整身体状态,我们在第一天只处理了一些简单的工作,这就意味着第二天的工作强度要比平时更大。

以这样的一种状态迎来第三个工作日,可能会导致我们的身体再度崩溃。

因此,如果我们能提前预料到自己将迎来一段忙碌的日子,那么在给自己安排工作时,我们就可以多花一些心思。不局限于今明两天,而是把三天之内需要完成的工作都纳入规划范围。之后,再按照我们之前讲到的方法去做,就可以避免出现“某一天的工作负担过重”的情况了。

如果工作节奏不稳定,某段时间里的工作强度过大,人的体力和精力就容易崩溃。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就会产生“今天就好好休息一下,明天再……”的想法。

如果我们手里的工作能够委托给他人去做,这又是另一种情况了,我们暂且不谈;可如果这些事情最后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完成,那么请注意了:一旦决定“现在就开始处理”,就尽量不要再变卦,以防拖延成为工作中的常态。

请不要对明天的自己抱有期待。

不要把今天的工作交给明天的自己去完成。

如果我们在给工作划分优先等级时,能够彻底遵循这一准则,做起工作来就会轻松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