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胸式呼吸
2025年09月26日
一、胸式呼吸
胸式呼吸又叫作“肋式呼吸”或者“锁骨式呼吸”,是一种主要依靠胸腔控制呼吸的方法。胸式呼吸的收缩、扩张运动是由肋间肌引起的。这种呼吸方法在15、16世纪西欧教堂中演唱“圣咏曲”时普遍采用。圣咏曲的曲调特点是简洁质朴、旋律平稳,运用近似讲话时的音区就可以自如演唱。所以,这种呼吸方法与生活中自然呼吸的一些状态十分接近,是人们在情绪紧张或者运动中的一种本能性的反应。呼吸过程中,胸部起伏较大,胸廓的变化也比较明显。胸式呼吸法对于初学声乐的人来说,并不十分费力,运用起来很自然,但是并没有调动横膈膜与腹肌的作用,同时由于其呼吸存量较浅,容量也小,气息的压力逼近喉部,很容易导致喉部的不自然状态,因而这种呼吸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比如,肺内气息量少而导致声音缺少弹性与穿透力,膈肌与腹肌不能有效地参加工作,从而失去了其对气息的控制能力,容易造成喉头与颈部肌肉紧张从而产生一些不理想的音色效果,等等。
声乐艺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声乐演唱作品的难度不断加大,因而依靠单纯的胸式呼吸法已经不能满足我们当今声乐表演的需要,因为其发音质量并不能达到声乐艺术所要求的一般标准,所以胸式呼吸法并不是最佳的机能运动方式。通常情况下,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或者方法不当的演唱较多地采用这种呼吸方法。这种呼吸法在现代演唱中已基本不被采用,一般被认为是错误的呼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