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我如何不想他》

三、《教我如何不想他》

(一)教学指导

《教我如何不想他》是赵元任为刘半农的同名白话诗谱写的一首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于1926年。《教我如何不想他》由赵元任谱成曲后,在知识青年中广为流传。

歌词通过对大自然景色诗情画意的刻意描绘,表现了在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知识分子追求个性解放的激越迫切心情,热爱大自然、热爱新生活理想。歌词中充满愁绪,是对“微风”“月光”“落花”“枯树”等意境的描绘,也是对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变化的刻画。诗中虽然没有出现“春、夏、秋、冬”的字词,但从所描绘的景物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对“他”的思念之情弥漫在春、夏、秋、冬的轮回里,更能衬托出作者对祖国的思念之情。演唱者演唱时,运用自然流畅的气息、饱满抒情的声音、层层递进的情绪,来表现歌中真挚深蕴的情感。

(二)演唱实践

歌曲依据春、夏、秋、冬四段基本相同的歌词结构,通过对四季不同景色的描写,流露出对危难中祖国的思念,也描写了作者对大自然、生活的无限眷念。作品采用了变体的分节歌的曲式结构,四分之三拍子,以E大调为主。

第一段音乐带有明显的五声音阶起承转合的民族风韵,起承两句的声音要徐徐拉开;转句(第三句)要与第一、二句有对比,声音上可以紧凑一些;合句(第四句)是点题乐句,是京剧西皮原板音乐的扩充,在演唱时应平稳、舒展地把声音放出来。

第二段音乐赞美“月光”“海洋”相恋的缠绵情感。演唱者在演唱六度、七度等大跳时,要注意气息的支托作用,保持声音的稳定、统一;同时,“我”字要注意把口腔按照发“O”母音的状态竖直打开,把声音送到鼻腔的前上方去。

第三段音乐形象地描述了落花流水、鱼游水底的分离思恋之情。第三句在旋律上运用了休止、变化音、附点等装饰,使感情更加细腻、真挚。本段的演唱,要注意声音的音准、节奏,就如对燕子轻声地发问,想得到思念的音讯回答,然后又回到点题句上,使乐曲的整体统一。

第四段音乐是主人公对苦难中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演唱时要既稳又含蓄地表达出内心的深情。随着衬词“啊”的转回E大调,形成和第一段调性的首尾呼应,使整个作品的音乐曲调既有变化又统一。本段描写的是枯树、野火、残霞等惨淡景象,演唱者在演唱时,声音和感情要有所控制,不能太放开,否则就破坏了音乐的整体性和思恋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