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中常见的问题与纠正

三、呼吸中常见的问题与纠正

(一)吸气过多

气息吸得过多会造成胸部紧张、僵硬、堵塞,气息不能流动,由于胸部的压力过大,腰腹部肌肉失去弹性,一张口气息又一下子全泄了。吸的气息太多,会造成声音不均匀。年轻的演唱者常常过急地吸进大量空气,希望能足够唱到完句,这就使与呼吸有关的肌肉发硬,影响到声音的弹性和流畅,也妨碍了声音的清纯和表现力。有力度的呼吸应使气息流畅地流向声音的响板。

解决方法:按照乐句的唱段进行吸气的控制,安排好气息量即可。

(二)吸气浅

有许多人用上胸式呼吸,这是一种较浅的呼吸,会让声音单薄、细弱,吸气的时候抬肩膀、抬胸,造成横膈膜不能下降,气息聚集在肺叶上部,上部虚弱,腰周边的肌肉无法协助呼吸运动。这种方法多是不健康的。这种现象在女生中比较容易出现。

解决方法:要把意识集中在“吸”上,有意地加强吸气时的深度和力度;呼气时仍要注意保持吸气的状态,腹部不要软弱无力,注意吸气肌肉群和呼气肌肉群之间力量的平衡。

(三)气息堵塞

吸的过程完成得很好,但是呼的过程中,把气息控制的力量转移到了喉咙,使喉咙紧张、捏紧,像扎住的气球口那样,想的是节省气息,但其结果是影响了气息流动,导致声音因缺少气息而显得干硬。

解决方法:首先要做的就是呼吸和发声器官的放松,想办法将用在喉头的力量转移;其次保证气息的正常输送或加大气息量;最后敢于运用声带进行挡气,放声歌唱。

(四)气息和声音不协调

气息和声音不协调往往是身体运动不协调的结果,俗称气搭不上劲。声音、力与气三者的关系是协调一致的。初学者练气的时候要始终将声音、力和气结合在一起练,不能只片面地注意某一方面。

此外,吸进的气息太少,会造成种种不好的声音。我们也应避免急促、有杂音、不足量、喘息性的呼吸,也不能在一句中间随便换气而损害了音质。吸一次气唱得太久,会引起唱的人和听的人同样感到疲惫、乏味,因此要吸入适量的空气,吐气不应过急,要保持到一句的末尾。

解决方法:可采用捏鼻子的方法去演唱长音e。期间,倘若发声位置保持在软腭的下侧,在采用此方法的时候则会出现声音上的变化。如果发声位置保持在上颚位置,那么无论是否捏鼻子,都不会出现声音上的变化。这种方法利用软腭的上部,放松了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