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声乐教学方法
在声乐教学中,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提升教学效果,而且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笔者通过自身的学习经历,结合教师的教学方法和书籍中的理论知识,用亲身的感受来讲述在平时的声乐课上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
(一)讲解范唱法
在声乐课堂上,讲解和范唱是最通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更直接、明确地知晓正确的声音和错误的声音的区别所在,以及自身应该改正的方向。通常教师会对学生演唱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从原理上讲明为什么错、如何才是对的,利用声音来加深学生的理解。这样一来,学生通过讲解和范唱每节课都能明确自身的问题所在,并且知道如何改正。这样做,学生的进步会相对较快。讲解与范唱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纯范唱,而学生都不明所以地模仿,即使做得好也是有很大的偶然性。一节课下来,教师累,学生困惑,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在课下的练习也因为没有明确的方向感而缺乏效率,甚至会引发更多的问题或声带损伤。教师采用纯讲解示范演唱的教学方法,虽然能让学生了解正误的区别,但因为学生脑海中没有正确的声音概念,所以要将理论转化为立体的声音,在效率上可能会大大降低。由此可知,讲解与范唱的相互配合是多么重要,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二)动作辅唱法
学习声乐绝非一件轻松的事,除了需要脑力运动,还需要体力的支持。笔者通常把练习唱歌当成一种体育锻炼,一般连续练习一个小时,后背的衣服就被浸湿了。尤其在初学阶段,由于全身的肌肉都比较紧张,一节声乐课下来总感觉腰酸背痛。所以,声乐是需要各部分肌肉相互配合的,通过一些肢体动作可以帮助歌唱所需的肌肉更好地运动。举例来说,对于初学者而言,想要放松地歌唱是比较困难的事情,该放松的部位总是带着劲,肩膀是僵硬的,后背是僵硬的,腰腹肌也不能灵活运动,导致发出的声音也是“僵硬”的。对于这样的情况,有的教师会让学生边走边唱,或者跟随节奏身体边晃边唱,这种动态的动作会帮助肌肉放松(试想一下,僵直的身子是走不动也晃不起来的)。在这些动作的帮助下,声音也变得流畅许多。有些同学在唱高音时气息总是不够扎实,不能给予良好的支撑,这时,教师会让学生两腿稍微前后站立,每到唱高音时,身体微微前倾,前腿稍微下蹲,让重心全部到前腿上来。这样重心下移,带动气息也进一步下沉,就可以给高音带来强大的气息支持。这些都是从学生角度说明动作对歌唱的辅助作用。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的一些肢体动作也可以起到带动作用,这一点是笔者自身的体验。当学生演唱歌曲,遇到问题时教师一般不会再打断,会用肢体动作来指挥,用动作表示声音是该收还是该放,口型是该大还是该小。在教师的指挥下学生更能投入情绪,这样一气呵成,歌唱问题也有所解决,内心会有一定的满足感,觉得很过瘾。由此,笔者深刻地体会到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在于讲解和范唱,往往一个动作就能解决很多困惑。
(三)交流对比法
交流,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桥梁,在教育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可以为彼此的工作和学习带来许多启发和无限创意。尤其对于声乐教学,师生交流是不可或缺的,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感受,进而能用更准确的方式方法来引导学生。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积极地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比如,在针对歌唱的某一个问题进行纠正时,在学生演唱过后教师先不急于点评,让学生进行自我评判,如果觉得唱得好要说出好在哪里,如果觉得不够好也要说出不好在哪里,之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感受进行讲解。经过这样的说明,学生自身对问题就有了整理和思考,在以后的练习中就抓住了方向,避免了学习中的偶然性。这一点对于培养师范类的学生尤其重要,只有自己对问题有了透彻的分析,才能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基础。如果自己都是糊里糊涂的,以后怎么教学生呢?交流对比法除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还包括同学之间的交流。有句俗话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听别人的演唱要比听自己唱时对优缺点的感受更加明显。而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点,常见的情况是A同学在歌唱中的“顽疾”,在B同学身上不曾出现过。笔者的感受是,通过这样的交流对比,分析别人身上的优缺点,会给自己带来很多启发,为解决自身的问题带来灵感。
(四)情景引导法
艺术中的道理有时候和生活中的道理是相通的,“艺术源于生活”这句话或许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用生活中自然存在的现象解释声乐发声中的原理,也是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声乐演唱学习起来本来就是抽象难懂的,如果教师纯粹只用专业术语进行描述,对于学生来说只能是难上加难,是不可取的。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用到情景引导法。比如,在学习最开始的找准气息位置时,从理论上来说就是要用胸腹式呼吸,要气沉丹田,如果只是这样描述,学生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教师经常会用“闻花”的方式、“抽泣”的方式或者模仿“狗喘”的方式等,来引导学生感受胸腹式呼吸。因为这些都是生活中常做的动作,每个人都能做到,只是在生活中没有人注意到在做这些动作时呼吸和平时有什么不同。通过这样的情景引导,学生很快就能找到呼吸的位置,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在提高了学习效率的同时,增强了学习信心。在声乐教学中,像这样的事例有很多。有时候生活中不经意的一个动作就可能帮助解决声乐上的难题,因此学习艺术也要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情景引导法不仅可以帮助解决声乐技术问题,也可以将生活中体会到的喜怒哀乐运用到作品的人物形象中,可以更好地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精确地演绎出来。
(五)观摩听赏法
任何一位学识渊博的人都不是通过“闭门造车”的方式学出来的,这样的人通常不是读过万卷书就是行过万里路。在声乐教学中,观摩听赏法就是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去听优秀的歌者演唱,可以开阔眼界、扩展思路。在如今的社会,文艺的发展得到重视,全国各地都会举办各种专业的演出或声乐大赛,电视台也增加了各种形式的音乐节目,国家之间的艺术交流也十分频繁,会有很多优秀的歌唱者脱颖而出,因此正在学习声乐的人也就拥有更多的机会欣赏到一流的演唱。学会观摩听赏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去听、多去看。笔者认为,多听多看是指各个水平层次的都应该涉及,观摩听赏其实就是帮助思考的过程,听不同水平的歌唱者演唱会有不同的感受,也会带来不同思考。举例来说,听国际级的歌唱家演唱,接近完美的声线、完美的表演,更多的是一种享受,感受声乐艺术的魅力,树立追求艺术的目标;听比自身水平高一些的歌者演唱,更多地会激起自身的某些共鸣,通过分析他人的演唱更容易获得启发,并激励自己的学习;听比自身水平低的人演唱,通常会去思考问题出现的原因,让自己学会如何解决或避免。这些是观摩听赏法运用在笔者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总结为一句话:学会倾听,更要学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