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姿势的要求
(一)歌唱姿势的重要意义
当我们准备唱歌的时候,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演唱姿势,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在歌唱呼吸原理的章节我们学习过,呼吸是发声的源泉,那么正确的姿势则是呼吸的源泉。当一位笛子演奏家站在舞台上准备演奏的时候,总会深吸一口气,然后将笛子放在嘴边,摆好一个适合演奏的姿势。这与我们在声乐演唱前的准备工作是十分相似的。歌唱姿势对于我们在舞台上的表演,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重要影响。
首先,正确的歌唱姿势能够保证演唱者实现呼吸、发音、共鸣等器官的最佳生理协作,从而建立各种歌唱技巧的良好物质与技术形态。声乐学习者在发声方法与演唱技术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往往是没有形成正确的歌唱姿势,导致养成了不正确的歌唱习惯。所以,声乐学习者一定要重视歌唱姿势,并且应该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就进行培养或纠正。只有这样才能够自如控制歌唱器官的各个组成部分互相配合、协调工作,从而掌握正确的歌唱发声技术。这也是进一步走向声乐艺术殿堂的基础。
其次,培养正确的歌唱姿势,对于演唱者塑造良好的形体美感具有重要作用。在声乐表演体系中,演唱者良好的外在形象也是一项重要的要求。当人们观看歌唱表演时,最先感受到的是演唱者的形象。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歌唱表演审美价值的一部分。中外知名的艺术家、歌唱家在舞台上能够游刃有余地表演,靠的不仅仅是自身具备的高深的艺术功底,许多观众常常为他们优雅的气质、潇洒的舞台形象所倾倒。比如,有“中国第一老生”美誉的京剧名家于魁智,在舞台上形象极佳,风度翩翩,表演如行云流水,让观众大呼过瘾。这种艺术家的气质与魅力,就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培养和形成的。
(二)正确的歌唱姿势
对于大多数声乐学习者来说,最初的歌唱姿势训练并不是为了保持形态上的美感,最主要是为了获得相对完美的声音。在舞台表演实践中,歌唱的身体姿势一般有两种状态:站姿和坐姿。相对来说,站姿形态在舞台上运用最多,而坐姿相对少些。但由于表演内容的不同,有时为了情节的需要,可能还会有在行走中演唱及多种演唱姿态并用等情况。不论如何变化,站姿与坐姿都是最基本的状态,需要声乐学习者进行严格的训练。
1.站姿
歌唱时的站立姿势与生活中的有所不同。因为生活中人们通常处于放松、随意的状态,而歌唱时需要演唱者达到一种能够有意识控制的积极状态,整体面貌要给观众以精神饱满的感觉。站姿的具体要求如下。
(1)演唱者身体要呈现自然的直立状态,不可过于放松,也不能太僵硬,对身体的控制要适度。
(2)两脚稍微分开,基本与两肩同宽即可,两脚可以一前一后,但不可过于明显,目的是要使重心站稳,便于调整位置,以消除演唱时长时间站立造成的肌肉紧张现象。
(3)上身应自然挺立,胸部挺起,腹部微收,双眼平视,头部端正,不要上仰或侧偏,头部的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发声的质量,同时要注意不可出现随着呼吸上下耸肩的现象。
(4)脸部要放松,表情一般略带微笑,同时根据演唱的需要进行调整,避免有过多的皱眉、眨眼等不良习惯。
(5)除了姿势上的要领,还要注意整体的精神风貌。积极的舞台状态,不仅能给自己增强信心,还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精神上萎靡不振、缺乏热情,歌唱时也会显得苍白无力。
2.坐姿
坐姿形态一般在舞台剧的表演中运用较多,特别是在西方的歌剧和中国的京剧中会经常出现。坐姿的具体要求如下。
(1)要坐在椅子的前半部分,不要过于靠后,也不要倚靠后背,两脚平放在地上,小腿与地面成垂直状态,其余部位的要求基本与站姿相同,此时的重心经臀部接触椅子向下。
(2)坐姿也要注意保持身体的自然状态。演唱者演唱时,为了保证发声与呼吸的质量,需要保持相对标准的姿势;没有演唱时,可以根据身体的状态适当调整,以免出现颈椎、腰部的不适现象。
(3)演唱过程中可能出现多种姿态并用的情况,但不论是哪一种,都要使上身保持挺立,让脊柱挺直,不能松懈,其余部位基本可以参考站姿时的状态。这是所有歌唱姿势的基础。
(三)歌唱姿势的训练
为了养成正确的歌唱身体姿势,仅凭借有意识地纠正,效果并不好。专业的声乐学习者都要进行系统专门的训练。经研究表明,这种训练不仅能加强表演者对身体协调性的驾驭,还能让其提升感受音乐形象的能力。以下是几种比较有效的训练方法。
1.端正形体
端正形体是所有歌唱形态都要达到的要求。不论是站姿还是坐姿,以下原则是必须遵循的。
(1)保证双脚平放于地面,感觉脚好像粘在地上,一般让重心处于脚跟上。
(2)将头部向前伸,尽量保持双目的直视。这样能够帮助拉伸颈后部,使这部分肌肉运作起来灵活、自然。
(3)演唱时双膝的状态也十分重要,应该尽量保持双膝的放松。若过于紧张,则小腿双足与地面的接触也会出现不自然的现象,从而在形体上会造成极度的不和谐。
(4)在训练时会出现身体姿态的不习惯,与之前相比略显僵硬。这是一种正常现象,需要经过持之以恒的训练逐渐适应,但要注意开始时就要姿势正确,否则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另外,在注意训练身体姿势的同时,还要保证能够进行正常的呼吸,否则就本末倒置了。
2.改善身体姿势
改善身体的姿势是运用一些方法感受身体灵活、舒展的状态,具体可以按下面的方法进行训练。
(1)以单手握住颈部背面,将头部向上托起。这样会有一种脊柱被拉长的感觉,从而使整个后背得到伸展。
(2)当演唱者站在舞台上时,想象自己身体向每一个方向延伸的状态,能够在意念上提醒自己身体处于一种动态,充满无穷的活力。这种方法可以使演唱者放松心态,增强自信,找到舞台表演的感觉,对其在舞台上行为体态的塑造有重要意义。
3.感受姿势与发声的关系
我们一直强调训练姿态的两个目的:一个是为舞台形象、形体美感而服务的,另一个则是为呼吸与发声的自然、和谐而服务的。然而,在训练的过程中,许多人由于改变歌唱姿势而造成发声的质量大打折扣。因此,演唱者感受不同演唱姿势下的声音变化特点,并针对不足之处进行专门的训练就显得十分必要。下面是几种具体的方法。
(1)头部位置的变换。演唱者分别感受头部向前伸、向上仰、向下低,以及在正常位置时的声音变化。但要注意头部的动作不宜过大,毕竟在歌唱过程中头部基本处在自然状态,不会有十分明显的动作。
(2)身体重心的转移。歌唱时脚部的重心会有一个平衡点,训练时可以感受将重心转移到后脚跟和前脚掌时歌唱声音所发生的变化。很显然,重心在后脚跟时,会造成背部肌肉的紧张,而重心过于靠前会使膝关节过度疲劳。演唱者在演唱时身体要分配一些力量来维持平衡,那么演唱必然受到影响。
(3)变换多种身体姿势。这里指身体各个部位共同改变状态,感受多种身体状态下声音的变化特点。
(4)针对呼吸机能的训练。从形体来讲,歌唱呼吸主要是靠胸部和腹部来完成的,我们可以观察这二者在正常呼吸过程中的变化,还可以感受腹部在松弛状态下的发声情况。
总而言之,进行歌唱姿势的训练,一定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持之以恒地练习。同时注意,一种歌唱姿态不是完全僵化和固定的,需要按照舞台表演的不同情况适时调整,灵活运用,既保证能够进行科学的呼吸和发声,又要使歌声与形象美感达到自然、和谐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