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管兴盛的启示
2025年09月10日
五、北管兴盛的启示
首先,无论是外来的戏曲或本土的戏曲,发展过程中都必须尽可能地与大众审美趣味保持契合,以艺术品位和文化导向引导世俗社会的娱乐休闲和艺术情趣。
其次,明清两代,外地进入福建的北管,传播和流传的时间漫长,声腔剧种众多,有不少相关的记载。它们或昙花一现,或显赫一时,或有较长的历史过程,或演变为其他剧种。它们的兴和衰,恰恰反映出戏曲与地方文化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地方语言、民情习惯、文化素养、审美要求往往制约声腔剧种的发展,只有适应民俗习惯与需求,才得以发展,反之,则被排斥,这也是戏曲发展的普遍规律。观众喜新厌旧,迫使剧种在面临新剧种冲击的时候,为赢得观众,就必须吸收新剧种中为百姓喜爱的因素,只有博取外来剧种的特长,真正做到雅俗共赏,才能获得旺盛的生命力。
最后,以京剧为主的花部乱弹所创造的舞台表演艺术高超而精湛,充分展示不同角色的技艺,将传统美学“有无”“道器”“形神”等范畴与超脱灵动的舞台时空形态表现融为一体,以连续性的上下场,配以音乐伴奏,结合着演员的唱、念、做、打等技术手段,实现戏剧环境的转换并推动剧情的发展,有效地表现舞台时间、空间的更替和气氛的变化,达到虚拟与实感的结合,让富于生活经验的观众普遍接受,这丰富与发展了福建地方剧种的舞台表现力。昆曲之所以在表演技巧上未留下多少痕迹,与它过于典雅精致的表演程式无不关系。这种贴近生活的艺术品位和文化导向也对戏剧史发展的主流和方向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对当今的舞台艺术仍具有跨时代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