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瓦解与消沉

三、瓦解与消沉

20世纪50年代末至1976年的20余年中,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全国上下国民经济跌入空前的萧条低迷。先是出现“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在生产发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要求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成倍、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增长。全国工厂关停近半,2000多万新招职工被驱回农村。农村劳动力实行大集体劳动,所有行业都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尽管这条总路线的出发点是要尽快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但由于忽视客观经济规律,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力,打乱正常生产秩序,不仅根本无法迅速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反而造成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饥荒。1959-1962的三年自然灾害,给农业经济造成重大的影响与破坏。中国百姓民不聊生,传统文化受到严重摧残,北管团体的活动基本停止。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国,文化受到毁灭性的破坏。剧团乐社所有与传统有关的剧本、抄本、书籍、曲谱、录音、服装、布景、道具无一例外都被焚毁。被视为“黑曲”的北管雪上加霜,许多手抄曲谱被没收、焚烧,乐器被收缴,社团或解散,或转而学习革命样板戏和“兴化曲”,北管一蹶不振,出现萎缩乃至殆尽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