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戏仔队
“戏仔”曲艺队由芗剧段选曲填词并发展为独立的曲艺形式,最早是荷池村的几位芗剧演员为适应泉港民俗,在村头或台上演唱娱乐。由于戏仔队行装轻便,随地可演出,90年代,曲艺队有增无减,山腰、锦山、埭港澳等地不少芗剧演唱办起戏仔队,最简单的形式是以一生一旦为主演唱,再配上4~6人的歌舞表演,3~5位乐器伴奏,主要乐器为大广弦和月琴,戏仔队边走边唱边演。其表演曲目视观看对象而调整,为殡葬仪式演唱,选择《梁祝》《二十四拜》《安安寻母》《五子哭墓》《过十劫》等悲情的唱曲,演出地点就在治丧人家的庭院,出殡时随行,边走边哭边唱。为喜庆活动服务时则选择《三家福》《鸾凤配》《哪吒闹海》《吕蒙正》等欢乐的曲子。至2000年,戏仔队已发展到6队,从业者多为芗剧团演员,他们从剧团退出加入戏仔队,因为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可见曲仔队在民间的活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