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袭传统文化与习俗

一、承袭传统文化与习俗

闽台地区宗教信仰丰富,宫庙众多,迎神赛社,演戏酬神十分普遍。通过演戏等形式祈求平安,报答神灵成为老百姓的精神寄托。或者说,民俗活动的“强制性”与演剧已捆绑在一起,通过顽强的民间习俗来强化戏剧的功能,使北管这种多样性的民间乐种得以超越“娱乐性”获得更为重要的存在价值,成为人们生存的精神必要物件。看戏除了保持神与人的交流,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它把平日分散而居、难得交流的乡民们或者是某地区、某行业、某家族内部的成员们凝聚在一起,在最大范围内,所有乡民都成为一家人,这种凝聚力恰恰满足了人们寻求归依感的心理,“庙会或酬神戏虽然以宗教信仰为出发,可是它却是民间组织和参与的民众,在一段长时间里,以某个地点为基础进行互动而自然发展起来,构成一个独特的民俗环境,具有非常的草根性。它所衍生出来的文化,虽然绝非庄严华丽的艺术殿堂中的‘高等文化’,却是另一群社会上甚少听到他们的声音的民众的文化需求,也代表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审美情趣”[87]。无论是哪种演剧,都汇集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诸多艺术门类,剧目内容演绎的多是历史故事、人生传奇,如三国、封神、水浒、隋唐等传奇演义及人物,无不通过小小的舞台,以直观、通俗、形象的方式向普通民众传授着历史知识、道德观念和伦理常识。飞扬的彩旗,喧闹的人群,无论是观者或是表演者,在欢庆的仪式上,形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交溶,共同进入集体的心理体验。大家同欢庆,同感受,共同领悟民族的文化传统。在喧嚣活动中,传统的信仰、传统的精神、传统的民艺,便不知不觉地延续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