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乐”对“闽戏”的受容性考察

第一节 “琉乐”对“闽戏”的受容性考察

历史上的琉球是中国东海中的岛国,位于福建以东的海上。明洪武五年(1372),琉球中山、山南和山北三国向明政府称臣,正式成为明朝藩属。几年之后,中山国灭了其他两国完成统一,中山国国王被明政府册封为琉球王,成立了琉球国。此后,琉球国一直按照明朝的典章制度隔年进贡,谨守臣节。明朝灭亡后,琉球继续与清政府保持藩属关系。每遇旧王薨逝,新王即位,琉球“皆请命册封”,明清两朝的统治者也大都应其所请,派遣使团远渡重洋前往琉球谕祭前王,册封新王,形成固定制度,沿袭至清光绪五年(1879)。期间,中国共派出册封使二十三次,其中明朝十五次,清朝八次。中国音乐(戏曲)源源不断传入琉球,在宫廷和“上江户”的各种仪式中,发挥重要作用。1879年,日本“废藩置县”吞并琉球,琉球王国瓦解,这些曾在宫廷活动中表演过的中国音乐(戏曲)随之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