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

【导读】

本章通过对鬼神之德的赞美,论述了“道”的充盈广大。“道”就如同人们心目中的鬼神一样,虽然我们看不到它的样子,听不到它的声音,而它确实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刻都不曾离开。“道”也是一样,它体现在我们身边的事事物物之中,无时不在,无所不在。这说明,“道”是隐微和显著的统一,它的显著广大,让人们不得不心存敬意;它的隐微莫测,让人们不得不时刻保持对它的恭敬谨慎。前面几章说明的是中庸之道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面,本章则着重说明了中庸之道的神妙莫测。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

【注释】

①鬼神:死去的祖先和主宰人命运的神灵,后世哲学家多以阴阳之变、气的往来屈伸解释“鬼神”,将其看作天地间一种精气的聚散变化。汉代王充《论衡·论死》说:“鬼神,阴阳之名也。阴气逆物而归,故谓之鬼;阳气导物而生,故谓之神。”朱熹曰:“程子曰:‘鬼神,天地之功用,而造化之迹也。’张子曰:‘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愚谓以二气言,则鬼者阴之灵也,神者阳之灵也。以一气言,则至而伸者为神,反而归者为鬼,其实一物而已。” ②体物:成万物之体。 ③齐明:一说指在祭祀前斋戒沐浴,静心洁身。齐(zhāi),同“斋”。孔颖达疏曰:“言鬼神能生养万物,故天下之人齐戒明絜,盛饰衣服,以承祭祀。”一说为整齐而明净。齐,音qí。朱熹曰:“齐,侧皆反。齐之为言齐也,所以齐不齐而致其齐也。明,犹洁也。”今从前说。盛服:指服饰齐整。表示严肃端庄。 ④洋洋:一说同“养养”,忧思貌。郑玄注曰:“洋洋,人想思其傍之貌。”《尔雅·释训》中说:“悠悠、洋洋,思也。”郭璞注曰:“皆忧思。”邢昺疏曰:“《诗·邶风·二子乘舟》云:‘中心养养。’此皆想念忧思也。洋、养音义同。”一说指流动充满的样子。朱熹曰:“洋洋,流动充满之意。”今从后说。 ⑤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出自《诗经·大雅·抑》。格,来,至。思,语气词,用于句末,相当于“啊”。矧,况且。射(yì),“”的古字,厌弃。《尔雅·释诂下》中说:“射,厌也。”陆德明《释文》曰:“字又作,同。”朱熹曰:“射,厌也,言厌怠而不敬也。” ⑥诚:儒家重要的道德范畴之一,具有信实、真诚、真实等意。朱熹曰:“诚者,真实无妄之谓。”

【译文】

孔子说:“鬼神所显现出的德性,是多么充盈盛大啊!看它却看不见,听它却听不到,它凝结在万事万物之中,是无所不在的。它使天下的人静心洁身、严肃端庄,来对它进行祭祀,它充盈盛大的样子,好像在上面,又好像在左右。《诗经》中说:‘神灵到来啊,无法揣测啊!哪可厌怠啊!’这就是隐微中的明显,真实无妄无法被遮掩,也像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