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2025年09月15日
第二十二章
【导读】
本章侧重于对“自诚明”的解释,并且阐述了“至诚”的功用,体现了儒家对“诚”这一德性的重视。因为有内外一致、真实无欺的“诚”的品性,因此可以使得己之性、人之性、物之性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现,从而收到实现明明德于天下、乃至泽被苍生的效果。如果达到这样的功效,就等同于通过人的自觉的、主动的活动,赞助了天地化育万物的过程,而这一功能是世间其他生物都不具有的,因此也就体现了人作为万物之灵的意义和独特价值。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①;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②;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③。
【注释】
①尽:充分发挥。 ②赞:辅佐,帮助。 ③与天地参:与天地并立为三。参,同“叁”。
【译文】
只有达到了天下最真实无妄境界的人,才能够真正发挥自己的天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性,就能够充分发挥别人的天性;能够充分发挥别人的天性,就能够充分发挥万物的天性;能够充分发挥万物的天性,就能够辅佐天地化生万物;能够辅佐天地化生万物,就能够与天地并立为三了。